精准打击,营造清朗空间

刘 振

2021年05月18日07:12  来源:安徽日报
 

  最近,选秀节目“打榜倒牛奶”再次把“饭圈”乱象置于聚光灯下。国家网信办回应称,今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将“饭圈”乱象列入整治重点。北京市广电局发布通知,要求禁止未成年人参加选秀,不得设置“花钱买投票”环节,力戒高价追星铺张浪费等。

  因崇拜同一偶像而结缘的陌生人,借助社交平台共享娱乐资讯、集体抱团追星,由此衍生的追星文化被称为“饭圈文化”。粉丝喜欢偶像、欣赏作品,关注动向、表达支持,如果在道德和法律范围内,并无不妥。问题是,如今“饭圈文化”衍生的乱象已远远超过这些范围。

  “饭圈”发展进入快车道,一个重要变化就是组织机构精细化、集体行动专业化、职责分工明确化,其“战斗力”令人咂舌:粉丝“5小时集资670万元”创造神话、“爱的供养”延续了偶像的舞台生命,让外界感受到“饭圈”聚沙成塔的强大力量。其背后,正是一些操盘手的不良诱导:灌输“爱他就要为他花钱”观念,鼓吹“你一票,我一票,哥哥今天就出道”,组织非理性应援、无底线刷评,宣扬金钱崇拜甚至涉嫌非法集资,以粉丝的“流血”养肥某些机构和个人。

  选秀节目与“饭圈”组织者合谋,利用偶像崇拜心理疯狂“割韭菜”。从《偶像练习生》横空出世以来,不少人看到选秀节目潜藏的巨大利益,相关节目不断出现。他们制定一系列规则,鼓动会员以充值、购物冲销、后援会送礼等各种物质化方式为选手投票。加之“饭圈”组织者策划怂恿,粉丝很容易陷入其中,狂热之下滋生诸多乱象。“打榜倒牛奶”暴露出一些选秀节目已沦为金钱游戏,引起舆论强烈谴责,倒逼监管发力。

  “饭圈”低龄化现象让人忧心。未成年人三观尚未形成,自制力较弱,容易沉迷追星世界,荒废学业。数据显示,学生是粉丝中的核心群体,超过60%的“00后”关注偶像团体。他们大多没有稳定收入,用父母给的生活费追星,轻则少吃几顿饭,重则借贷偷钱。偶像化身闪亮的商品,粉丝沦为待割的“韭菜”,看似自愿主动,实则被精神操控。任由“饭圈”现象发展,人们不能不忧虑,它会将更多青少年带向何方?

  变了味的追星既是对社会规则的破坏,更是对精神信仰的亵渎,对此决不能无视。国家网信办已多次要求打击诱导未成年人打榜应援等行为,但此类事件并未禁绝。此次整治“饭圈”乱象被纳入2021年“清朗”专项行动,就是抓住主要矛盾,实施精准打击。选秀节目引发畸形追星,选秀链上的制作方、平台、赞助厂商、偶像、粉丝团等都有责任,制作方和平台负有主要责任。严厉约束制作方和平台规范经营,不得搞“花钱投票”等烧钱模式,切断选秀节目的畸形利益链,封禁其“割韭菜”路径,着力清除背后操盘手,规范粉丝追星行为。

  整治目的并非完全禁止“饭圈文化”,而是引导未成年人理性追星,以学业为重,不盲目花钱打榜。有网友说得好,“让‘爱豆’和我们一起变得更美好”。秉持这一观点,需要偶像健康向上、阳光、担当的形象,也需要粉丝回以礼貌、文明、理性之举。盲目追星、竞争攀比的言行,徒令偶像与“饭圈”陷入恶性发展。一个富有内涵的“星”和一群正向追求的“粉”,才能营造健康友好的“饭圈”文化。

(责编:关飞、李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