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立定跳远成绩5厘米至25厘米,跑步成绩10秒以上”“一分钟跳绳提高成绩10个至30个”“你与满分之间,仅差一双中考鞋”……中考体测前夕,宣称能提高跑步、跳远成绩的“中考体育专用鞋”“体测鞋”在市场热销。在网络销售平台,多家商铺月销售达数千单,有的商家还推出智能中考体测鞋以及跑步、跳远、跳绳3合1的多功能中考体测鞋。
临考前,给孩子准备一双舒适的“战靴”,无可厚非。市场有需求、商家有供应、家长愿意买,这样的逻辑看起来没有问题,但调查显示,“体测鞋”对提高成绩的作用其实并不大,大部分跑鞋在抓地力、摩擦力、缓冲、缓震等各方面都能满足需求。一言以蔽之,所谓的“中考体测鞋”基本上就是商家的宣传噱头。不仅如此,甚至有消费者表示,成绩未见变好,鞋子先开胶、开线的倒不少;“鞋底滑”“不跟脚”“网丝容易裂开”等评价在网上不难看到。可见,市面上不少“体测鞋”,不仅与宣传不符,甚至自身质量不过关。
其实,目前市场上围绕考试衍生的“周边产品”并不少见。比如,印着“旗开得胜”字样的服装、“逢考必过”的文具等。在确保商品质量的基础上,结合消费者需求,为考生和家长们增添一些彩头,这种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互动,并无不可。但值得关注的是,类似“体测鞋”“补脑口服液”“逢考必过符”等产品,并非在商品质量上下功夫,而是拿提升成绩当噱头,或是虚假宣传、诱导高价购买,或是产品质量不过关、售卖残次品,套路满满,看似满足考生需求,实则盯着家长钱包。
因此,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莫被商家套路“牵”着走。一方面,考生和家长要理性消费,面对五花八门的市场,要调整心态,明白提升成绩要多在平时下功夫,每临大考更应有静气,穿顺脚的鞋、用顺手的文具,调整好考前心态更重要,不盲目相信商家的广告宣传,陷入消费陷阱之中;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也要加强消费者教育和引导。与其在消费者上当受骗后再去调解纠纷、积极维权,不如把工作做在前面,提高消费者防范意识,减少消费纠纷发生。当前,不少消费者特别是农村消费者还缺乏消费知识和对消费陷阱的识别能力,亟待加强对他们的消费教育和消费指导。家长和孩子需要理性,商家也不能任性,相关部门更要及时出手,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不能让不合格产品坑了考生、骗了家长。
党建红丨安徽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办好群众“小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的老旧小区,经改造后旧貌换新颜;长期困扰居民生活的噪音,经调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没有休闲活动场所,经协调后让老有所乐成为常态…… 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党建引领,也是马鞍山市当下“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最生动基层实践。 …【详细】
合肥:三类人员可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记者昨天从合肥市人社局获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可参加合肥市公共职业训练基地2021年免费就业技能培训。 合肥市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的4家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分别是安徽合肥技师学院(新站…【详细】
油价年内第九涨 加满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申佳平)今日(28日)24时,国内油价迎来今年第九次上涨。国家发改委官网显示,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