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立足优质自然资源,结合地方特色特点,打造生态宜居风景线,建设产业兴旺示范区,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向纵深发展。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茶山 摄影/孙波)
产业示范基地提标。创建炭用林示范基地,以孙岗村、井楠村、李集村为核心,打造高标准炭用林示范基地5万亩,新增、改造3000亩麻栎林,形成以幼林抚育到轮伐利用、农产品加工、线上线下销售一二三产全面融合的麻栎全产业链,争创国家麻栎循环示范产业园。创建滁菊示范基地,以井楠村为基地,建立500亩滁菊示范基地,实现育种、研发、种植、营销一条龙发展,实现销售收入200万元。创建“西涧春雪茶韵小镇”基地,擦亮“西涧春雪”品牌,推动全镇茶叶亩均效益提升3000元以上,茶园改造10000亩,打造千亩连片有机茶园示范片。创建高标准食用菌基地,在荣誉村新建高标准立体化、设施化反季节香菇大棚,新增填菌140万棒。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井楠茗宿 摄影/杨雪)
产业质效升级提速。持续推进井楠文旅亿元农业项目示范带动,推进3.2万亩茶园暨茶旅亿元农业产业见成效,推进亿元农业企业昌春木炭专业合作社向纵深发展,建设国家林木良种基地1000亩,木材战略储备林基地8000亩,新增或改造麻栎林3000亩,推动木炭出口权,争创国家麻栎循环示范产业园。发展道口经济,推动滁州西环高速施集镇预留互通口建设,带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开展品牌培育、农产品认证,积极创建省市级家庭农场、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孙岗村葡萄泉景区 摄影/孙波)
产业业态融合提速。积极开展“电商+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供销新模式,以井楠、孙岗、九天峰等为支点和以风景道建设为依托,打造镇域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精品环线,以施集镇评选为中国慢生活休闲体验小镇为契机,实现产业业态融合提速。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提升新型经营主体信息化应用水平。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滁菊产业基地 摄影/刘金龙)
产业平台优化提速。整合项目资金,加强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建设高标准农田20000亩,打造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区。积极谋划推进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实现资源整合与平台共享,推动产业效益向社会扩散、向产业集中,打造形成平台品牌。以“清泉煮茗、茶香施集”安徽省首届十大最美茶旅线路为契机,培育沿线乡村旅游新业态。以签约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西涧春雪”公共品牌建设带动农业产业发展。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街道小巷 摄影/孙波)
基础设施便民通畅。实施施集水厂管网铺设、延伸工程,确保年底前全镇农村饮用水入户率达90%以上,水质达标率达95%。实施农村道路扩面延伸工程,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畅通高效便民交通服务网。以井楠村为核心点,推进施集孙岗、荣誉等村周边休闲农业风光带建设,以江淮分水岭风景道为依托,建设3个景观驿站、3.5公里旅游登山步道、建设悠然亭等3个,停车场3个,实现九天峰、井楠茗宿、葡萄泉等景观串珠成链。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孙岗村罗洼 摄影/柯晓霞)
人居环境乡村建设美。持续开展“两线、一园、一点”人居环境整治,优化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沿线环境整治,推动施集井楠文旅二期项目及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区。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实现农村户改厕达90%户以上,落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实现乡镇政府驻地、美丽乡村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实施重点自然村庄改造提升,开展“最美村庄”和“最美庭院”评选,实现美丽乡村长治久美。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社区街道 摄影/孙波)
(文/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人民政府 刘金龙)
党建红丨安徽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办好群众“小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的老旧小区,经改造后旧貌换新颜;长期困扰居民生活的噪音,经调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没有休闲活动场所,经协调后让老有所乐成为常态…… 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党建引领,也是马鞍山市当下“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最生动基层实践。 …【详细】
合肥:三类人员可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记者昨天从合肥市人社局获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可参加合肥市公共职业训练基地2021年免费就业技能培训。 合肥市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的4家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分别是安徽合肥技师学院(新站…【详细】
油价年内第九涨 加满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申佳平)今日(28日)24时,国内油价迎来今年第九次上涨。国家发改委官网显示,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