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多家银行宣布对“沉睡卡”进行集中大清理。可“哪些卡会被清理”“卡内余额如何处置”“销卡后的交易记录该如何查询”?不少用户对此有诸多担忧。
到银行开户是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全国共开立个人银行账户124.61亿户,人均拥有银行账户数达8.90户。截至2020年末,全国人均持有银行卡6.40张,同比增长6.01%。很多人在网上调侃,银行存款并不多,银行卡数量却很多。很多银行卡,可能自从办好也没用过几次,有的甚至早都找不到了。大量存在的“沉睡卡”,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可能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账户费用,甚至可能为买卖银行卡账户和电信诈骗埋下隐患。对银行而言,也增加了管理负担,造成资源浪费,长期不动的账户还可能会成为银行内部风险点。因此,银行对“沉睡卡”进行清理,有必要也有意义。
但清理“沉睡卡”,银行不能“静悄悄”,要尊重用户的基本权益,履行好告知义务,做好贴心的人性化服务。梳理眼下公布的部分银行“沉睡卡”的清理标准不难发现,不同银行涉及账户余额、交易记录、关联银行业务等标准,并不统一。比如,有的是账户余额低于10元即被清理,有的要求为0元;有的要求3年以上没有交易记录,有的要求2年以上没有交易记录。处置手段也有所不同,有的是予以注销,有的是限制线上交易。就拿清理金额设定在10元以下来说,钱虽然不多,但全国范围内这样的卡累积在一起也是个不小的数目,这笔钱将放到哪里,用户还能不能要回来,值得追问。
每张银行卡的背后都是银行与用户之间的一种契约关系,银行清理“沉睡卡”理应尊重持卡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既要及时告知清理的标准,进行合理协商,也要保证清理程序的公开透明。毕竟,只要涉及用户权益,“一分钱”的事都不是小事。让“沉睡卡”清理顺利进行,考验的其实是银行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态度,只有对“沉睡卡”清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想在前,加强宣传教育,给持卡用户答疑解惑,消除疑虑,“沉睡卡”清理才能得到用户的配合,顺利推进。如果在清理过程中,不注重人性化,让客户体验变差,结果导致了部分客户流失,就本末倒置了。
此外,个人用户也要定期梳理个人名下账户及资产状况,养成查账记账的好习惯,并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在密码设置、账户登录管理等方面加大保护措施,及时注销冗余账户,以避免被不法利用的风险。
党建红丨安徽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办好群众“小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的老旧小区,经改造后旧貌换新颜;长期困扰居民生活的噪音,经调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没有休闲活动场所,经协调后让老有所乐成为常态…… 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党建引领,也是马鞍山市当下“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最生动基层实践。 …【详细】
合肥:三类人员可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记者昨天从合肥市人社局获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可参加合肥市公共职业训练基地2021年免费就业技能培训。 合肥市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的4家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分别是安徽合肥技师学院(新站…【详细】
油价年内第九涨 加满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申佳平)今日(28日)24时,国内油价迎来今年第九次上涨。国家发改委官网显示,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