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树兵:聚乳酸产业前景广阔

汪瑞华 张俊

2021年03月19日16:48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超市买菜的塑料袋、包装快递的泡沫箱、订购外卖的快餐盒……这些大众每天都会接触到的物品,似乎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亲密伙伴。但在享受便利的同时,如何解决“白色污染”,也始终困扰着人们。一边是无法降解的塑料垃圾堆积如山,一边是限塑禁塑的迫切需求,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直到可替代塑料的聚乳酸出现,才得以有了缓和。

走进位于蚌埠固镇的丰原生物材料产业基地展馆里,一次性饭盒、一次性口杯、一次性包装袋,还有被褥、服装、口罩以及空调壳,展示的产品不下几十种。

琳琅满目的产品,单从外观上看,与普通塑料制品别无二致,但“内容”却是千差万别。“这些都是以聚乳酸为原材料生产出来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可降解还田。”丰原集团副总经理乔树兵说。

乔树兵介绍,聚乳酸产品降解不产生微塑料,可直接回归生态圈,不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同时还可以促进传统塑料产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绿色生产转型升级。更为重要的是,有了可降解生态塑料产品,可以从源头上杜绝塑料“白色污染”的问题。

“目前,聚乳酸的主要原料是玉米和木薯,产品除了在生产中消耗一部分能源,其他环节不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还田后可直接被植物吸收,是一个完整的碳循环。”乔树兵补充道,就是从植物中来,再回到植物中去。

据介绍,目前在高温堆肥的条件下,以聚乳酸膜袋为例,半年内可完成降解,如果是泡沫类粉碎堆肥,最快降解只需3个月。

可降解、能还田,从环保的角度来说,聚乳酸的出现替代了以往不环保的一次性塑料,这与“禁塑令”的理念不谋而合。

其实,面对电商、外卖等新业态带来的塑料制品消耗量持续上升等挑战,去年1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就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了“禁塑”“限塑”期限。在禁限部分塑料用品的同时,还要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和模式,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方便群众生活。

“就目前来看,如果没有代塑产品出现的话,塑料使用范围会越来越广,使用量也会越来越大,到了一定时候,塑料垃圾围城绝不是危言耸听。”乔树兵坦言,虽然限塑谈了十多年,但效果一直不明显,那是因为没有可代替塑料的产品。现在有了聚乳酸,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把产量提上来,然后尽快在一定范围内规模推广。

去年8月,安徽丰原集团年产5万吨聚乳酸项目投产,目前年产30万吨聚乳酸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预计今年8月份就能完成设备安装和调试,进行试生产。

在乔树兵看来,随着技术进步,聚乳酸下游的应用研发将会越来越广泛,可替代品类也会更多,市场需求量还会再扩大,当生产规模跟上使用需求的时候,禁塑将会实现“提速换挡”。

《蚌埠市禁止、限制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已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从点到面,从小范围到大规模,乔树兵认为,政策是牛鼻子,抓住了,如果生产规模再跟上,自然就会摊薄了产品成本,也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聚乳酸产品的普及难题。

据介绍,丰原在固镇经开区规划的聚乳酸产能是190万吨,换句话说,就是向着年产百万吨的规模进军。“聚乳酸产业的前景广阔,在未来30年都看不到天花板。”乔树兵如是说。

(责编:关飞、宫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