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三国” 历史风云

庐州千年古镇的文化符号

2021年03月12日09:06  来源:合肥晚报
 

○三河古镇仍保留着原有的商业气息

○元疃镇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

○店埠镇

○三河镇

○撮镇镇

○元疃镇的古亭

在合肥,有关三国文化的历史遗迹俯拾即是,曾经的三国烽烟、刀光剑影,有的载入史册典籍,有的在民间广为流传。而在民风淳朴,人文荟萃的庐州千年古镇,也留下了极其丰富的三国文化遗产和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为如今正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的古城合肥平添了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撮镇镇:曹军常屯兵饮马于此

曾入选第三批安徽省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名单的肥东县撮镇镇,位于肥东县南部,北靠店埠镇,南交长临河,东接桥头集镇,西临南淝河,与合肥市包河区、瑶海区毗连,有“吞江吐淮,吸东纳西”的独特区位优势,是肥东县南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和交通中心。

两千多年以前,撮镇镇因孔子周游列国时喟然叹曰“地多一撮,书重百城”之典故而得名,“昔仲尼,师项橐”传为千古佳话。七十多年前,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冲破长江天险、解放南京,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撮镇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的“马场村”是三国时期曹操大军的饲马场,这里的安徽龙栖地省级湿地公园曾是晚清名臣李鸿章之家塘。这里有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这里还有百年“老字号”美食公和堂狮子头。

马场村位于撮镇东北部一块高岗地。史载,三国时期曹操亲征江南与孙权对峙江北时,不仅在庐州城(今合肥)内建造了教弩台、斛兵塘等军事设施,还在城外及周边设立了大量的养马场用于饲养战马,以备战事之用。历史上的庐州,由于地处江淮之间,地理位置优越,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当时的马场村人烟稀少,只有三四户人家,曹操大军到此,看到这里地势平坦、植被丰富、气候宜人,故“曹军常屯兵饮马于此”。由于当时曹军战马众多,曹操将营盘安在现轧花厂附近,这条街因而取名“曹营街”。后曹军与东吴几次大战,当时方圆十里旌旗蔽日,鼓角齐鸣,声势浩大,所以有曹军“八十万人马下江南”之说。

据传说,一次大战中,一匹高大的白骏马身负重伤,引颈长啸,一声哀嚎倒在地上,化成了一个形似马头的水塘,后来很多战马常在此饮水。据村里一位老人说,为了纪念曹军和这匹神奇的战马,村西头以前曾竖有一块碑,解放前不幸毁于战乱……

安徽龙栖地省级湿地公园位于撮镇镇境内,这里曾是晚清名臣李鸿章之家塘,素有“李家塘种包公无私藕”之说,这里也是“一里三公墓”核心区域所在。

公园在原有“万亩荷花园”的基础上,先后建成了荷花文化演艺广场、龙王庙、莲藕景观雕塑、生态农庄、生态鱼塘等设施与景点。多次举办荷花节,成为合肥市环巢湖旅游布局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为缅怀、学习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1985年7月,中共肥东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在撮镇瑶岗建立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

时间拉回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合肥肥东县瑶岗,渡江战役一触即发。1949年3-4月间,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5人组成的渡江战役总前委进驻瑶岗,指挥了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位于肥东县撮镇镇,坐落在肥东县与合肥市城郊接合处的瑶岗社区,属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这是清末建筑,原是清末五品顶戴中书科中书衔太学生王景贤的宅第,三进四厢两座四合院。青砖小瓦、风火高墙,室内雕梁画栋、屏门格扇,古朴典雅。总前委进驻后,一进正屋东间是陈毅司令员的卧室;二进正厅是总前委会议室;三进四厢,两座四合院,原是清五品官王景贤的四弟王泽沛的宅第,总前委进驻瑶岗后,是秘书处工作、生活的场所。

撮镇公和堂狮子头,是距今一百多年历史的传统食品。传说清末年间,李鸿章回合肥省亲,漫步街头,被同族长辈邀至酒楼,奉上自制狮头。中堂品尝后赞不绝口,并在酒宴中欣然题词:“公则悦四海风从,和为贵万商云集。”“公和堂狮子头”由此而得名,世代相传,名噪庐阳。

元疃镇:金鱼地带来幸福吉祥

曾入选第三批安徽省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名单的肥东县元疃镇,位于肥东县城西北部、合肥中北部,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自古人文荟萃、商贾云集。三国时张辽威震逍遥津,曹操就在元疃集设立驿站,屯兵牧马。

“元疃”作为地名存在,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据《元丰九城志》记载:“慎县有竹里故郡、东曹、大涧、清水、沛城节、袁团六镇。今惟青阳、圆疃尚存。”此外,嘉庆《合肥县志》上也有这样的记载:“店埠河,源出圆疃镇西南三里,由圆疃桥东流八里,南转,入肥水。”据介绍,“元疃”的“元”字,在古籍中均作“圆”字,盖因此处是店埠河的源头。

据传,明朝时,因元疃交通闭塞缺盐,私盐猖獗,盐价居高不下,百姓叫苦连天。当时的县令元大人亲自书写碑文,在此立碑,严禁私人贩盐。新开盐路,确保官盐售卖,为民除私盐质劣价高之弊。为纪念元大人之义举,后人以“元”姓命名集名,称圆疃为元疃。

元疃集自古以来,人文荟萃。三国时期,张辽威震逍遥津,曹操就在元疃设立驿站,屯兵牧马,在南宋开禧年间,元疃被命名为濠州清水一镇。当时,元疃是驿站,是南北来往通道口,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属兵家必争之地。镇外屯兵万余,镇内繁荣昌盛。

元疃的美丽传说甚多,相传元疃是金鱼地,风水特好,能给人们带来幸福吉祥。名僧、商家、大户纷纷慕名而来,插草为标,大兴土木,盖祠堂,修庙宇,气势恢宏。余家祠堂就是当时代表之一。祠堂雕刻金鱼吉祥图案,有鲤鱼跳龙门、金鱼送福、美人鱼等。元疃北有大路马,南有将帅圩,西有将军圩,西南岗头有余祠堂。元疃集上南有大庙,北有三姑庙,东有水云庵,西有大寺,中有关帝庙,并拥有72口井。尚有东西南北门,三头一庙。农历每月二、四、七、九就逢集,香客不断,看客不少。唱大戏,玩花灯,划旱船,舞雄狮。当地流传着“元疃集瓦碟地,栽秧割麦都唱戏”的说法。

元疃的历史发展可以说与店埠河是分不开的,店埠河犹如一条翡翠玉带围绕着元疃穿街而过。三国时期曹操派重兵驻扎元疃,令将士挖井七十二口,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用水,至今这些古井还存留多口。

据当地传说,青龙是鹭鸶地,与元疃金鱼地相克,鹭鸶随时都会来吃金鱼,该怎样对付?于是名僧汇集,研究对策,决定在青龙至元疃的途中高地上,建立一宝塔,来挡住鹭鸶的眼睛,确保金鱼安全。后来,塔址就选在原追岗村,建宝塔一座,名追宝塔,七层六角形,高约20米。从此以后,金鱼平安无事,人们又安居乐业了。

当然,这仅仅是传说。不过据当地人介绍,此塔确实存在,始建于明朝景泰年间,曾经是元疃的地标性建筑。遗憾的是,在1941年上四层被日本侵略军炸毁,下三层于1959年被拆除修路。

元疃民间故事多多。何仙姑恋情留宿荷花池,居住滩心。经千年风吹浪打,滩心至今依旧。白娘居住蟒蛇墩,专为穷人办好事,谁家有大喜,缺碗、碟、筷、盅,初一十五只要敬香,诚意归还,准能借到。可恨不知哪个贪小利者借而不还,以后再也借不到了。石岗头原为玉石山,和合肥大蜀山同为兄妹。观音降旨分工,蜀山放母云,玉石山放公云,二云结合就能风调雨顺,为百姓造福。时间一长,玉石山贪玩失职,蜀山状告观音,观音大怒,猛击一掌,将此山扩成乌龟滩,可怜乌龟滩,至今仍趴在众兴水库源头上。

元疃曾发现大规模的千年墓葬群,包括宋代古墓。另外,元疃人民还有抗日救国英雄故事,如义和村的陈圩,杨祠及元疃地庄的马皇村军帅圩,均有鲜为人知的抗敌斗争故事。

走在元疃大街上,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穿镇而过。虽然现代化的气息已充盈古镇,但仍能随处发现古镇的古风古韵。最特别的,就是古镇的路牌,水云庵巷、金鱼巷、清水巷、三姑巷……一个个古朴的路牌,指引着古镇曾经的过往。路牌上的文字简要介绍了地名的由来、传说。千年古镇元疃,正以自信而充满活力的姿态,焕发出勃勃生机。

店埠镇:千年沧桑孕育出璀璨明珠

曾入选第二批安徽省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名单的肥东县店埠镇,位于肥东县中部偏西南,它是肥东县城关镇、合肥市主城核心区。店埠镇是肥东最古老的集镇之一,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这里,流传着和曹操有关的历史传说。

店埠镇,一听到这个名字,误以为是“店铺”镇。其实,它的确与店铺有关。早在三国时期,这里即称“店铺”。随着人口增多,商业发展,逐渐形成商埠,后改“铺”为“埠”。

据记载,远在1500多年前的刘宋初年,店埠为慎县边域,设置界碑。东周列国时期即有“唐、杨”两姓定居,名唐杨村。以后因有住户开设商店,三国时期即称“店铺”,随后又改“铺”为“埠”。

南宋时,店埠已成军家争夺之地,宋金曾大战于店埠,宋将杨沂中等曾在店埠击败金兀术,明代起义军首领张献忠曾占店埠、攻合肥。清代太平军亦曾自巢湖边的施口登岸北进攻店埠。连接城区东西两部的店埠河上的通济桥,为明嘉靖年间所建。清《续修庐州府志》载重修店埠石桥碑文云:“庐州府之东四十里有市曰店埠。”

古店埠街区有“三庵”(华严庵、地藏庵、白衣庵)、“七庙”(东岳庙、南岳庙、龙王庙、娘娘庙、关帝庙、百神庙、胡公庙)、“一寺”(包城寺)以及宋家花园、李家花园等。明清时期,店埠为合肥东乡商业重镇,尤以米市著称。民国初期市面仍较兴盛。抗日战争时期,受战火蹂躏和通货膨胀的影响,渐趋衰落。

“店埠”得名据传与曹操有关。相传三国时,一次东吴进攻合肥,曹操率军驰援,马不停蹄,人不卸甲,到了店埠个个累得口干力乏。曹操命令就地休息,找水源解渴。可是这地方没有一口井,曹操带几个谋士,察看地形,看中南北两处,叫士兵挖井,约一丈多深,泉水涌流。兵士喝着清甜井水,深赞曹丞相智力过人。

随军史官顺便问老百姓此处何名?都说:“这地方还没有名字。”曹操听了后,笑着说:“我们在这里歇歇脚,就叫垫步吧!”后来曹操儿子曹植,看看这地方虽小,倒有几家开店,就改成“店埠”二字。

还有一个关于挖井的传说。据说曹操部队驻扎在店埠镇,当地一个农民力大无比,可以用一只胳膊夹着一头牛去田里干活,此事传到了曹操耳中,曹操立即派人去调查,发现这个农民以前常饮用附近一口古井里的水,不过这口古井后来被填掉了。曹操心想如果让士兵们都吃上这口井的水,军力一定能大增,于是乎,他下令士兵前去挖井,却怎么挖也挖不到了……

如今历经千年沧桑,店埠镇已经蜕变为肥东的一颗“璀璨明珠”,随着城镇一体化发展,基础建设的逐步完善,店埠镇又将迎来新的“繁华”。

三河镇:千古风云古战场

曾入选第二批安徽省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名单的肥西县三河镇,拥有2500多年历史,古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青石板路光滑清澈,处处散发着古老而清悠的气息。三河古称鹊岸,水网密布,河汊纵横,是江淮的鱼米之乡,商贾云集;纵贯南北,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魏主曹操就曾在三河边的巢湖训练水军。

褪下古战场的外衣,这里变成了5A级景区。三河源于水、活于水、盛于水,水是三河的灵魂,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在此交汇。《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曰:“三河镇在安徽合肥县南八十里,外环两岸、中峙三洲,三水贯其间,故曰三河”,水绕五里长街,河网圩堤交错,勾勒出三河古镇“千年古镇、风云战场、名人故地、美食天堂”的轮廓。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走进古朴而又独特的三河古镇,仿佛进入一个正拍着古装剧的片场。三河古镇以“千年水乡古镇、小桥流水人家”为特色,形成了古河、古桥、古街、古巷、古民居、古茶楼、古庙台、古战场等“八古”独特景观。古镇内规模成片地保存着古西街、古中街、古南街、古东街等晚清时期徽派建筑群,鳞次栉比,青色大块条石铺砌而成的路面,印刻着时光打磨后的痕迹。

这里仍保留着原有的商业气息。街巷两旁,一家家店铺整齐排列,一块块小青瓦覆盖在双坡屋顶,一挂挂八角玲珑的灯笼悬挂于门楣之上,一排排匾额黑漆鎏金,一列列门柱雕花彩绘……无不透溢着旧时光里的繁华美好。

三河古镇有着“千古风云古战场”的称号,可谓是名副其实。公元前537年,春秋吴楚相争的“鹊岸之战”发生于三河;三国魏主曹操曾在三河边的巢湖训练水军;1642年,明朝农民起义军将领张献忠在此同明军大战,缴获巨舟300余艘,并由此入江,建立起大西政权……

晚清时期,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在三河一战击败清军取得了近代史上有名的“三河大捷”,也让三河名声远扬至今。这里仍然保留着当时的古城墙、天王府四合院、古炮台等遗迹。

三河古镇不仅记录了那段英雄汇聚的历史,也留下诸多温暖的生活故事。晚清淮军领袖李鸿章的仓房,两广总督张树声、四川总督刘秉璋、广西巡抚潘鼎新的房产,抗日名将孙立人的出生地八扇巷,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客居过的一人巷……它们仍然居住在三河古镇的故事里,讲述着主人的曾经。记者 秦鸣 通讯员 罗祥勇 (图片均为资料图)

(责编:范晓琳、李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