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养老成为未来每一个家庭都要面对的问题,也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民政厅副厅长耿学梅建议,建立“家庭养老床位”体系架构,推行“家庭养老床位”,积极探索“代际亲情住宅”。
近年来,民政部等部委通过政策鼓励、各省通过探索创新,开展了一系列家庭养老支持工作,部署如何对经济困难老年人实施家庭适老化改造,上海、浙江、江苏等地试行的“家庭照护床位”,以及一些地区推行的“喘息服务”等,都是家庭养老的支持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果和社会效应。
在调研中,耿学梅发现,当前对家庭养老的支持工作尚处于地方探索阶段,在顶层制度设计上,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尚未得到充分彰显,资金、项目对家庭养老领域的支持力度也未过多的倾斜,支持方式也有待进一步丰富、创新和完善。
在耿学梅看来,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既能有效解决城区养老床位供给瓶颈问题,降低养老机构床位建设成本,也满足了老人“养老不离家”的愿望,是应对老龄化加速的有效举措。
为此,她建议建立“家庭养老床位”体系架构。搭建政策法规框架,完善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规范标准,实行全国统一又便于操作的标准化质量管理。积极探索建立更加科学的家庭养老床位为老服务指标体系、评估体系、监督体系以及管理服务质量标准。
针对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照护需求,耿学梅建议,逐步总结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先行经验,在床位界定、服务流程、监管上逐步形成规范。
“对有失能老人的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专业护理、远程监测等养老服务。家庭养老床位综合运营补贴标准应同等或高于养老机构床位财政补贴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开办家庭养老床位,引导老年人就近就便居家照护,既满足老年人实际需求,又节约养老机构基建投资成本。”耿学梅说。
目前,江苏、辽宁等省均出台政策,鼓励开发“代际亲情住宅”,鼓励子女与老年人就近居住,实现“一碗汤”的亲情居住距离。但耿学梅发现,在实际推行中,当前的“代际亲情住宅”仅为鼓励性政策,缺少真金白银的落地支持措施。
她建议,通过政府补贴方式,对子女与父母就近居住(应以居住距离界定,如以1公里距离为准等)又承担照顾责任的给予购房补贴,鼓励子女与老人就近居住,方便探视照料。增加独生子女的探亲天数,保障请休假制度落实。(赵越)
党建红丨安徽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办好群众“小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的老旧小区,经改造后旧貌换新颜;长期困扰居民生活的噪音,经调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没有休闲活动场所,经协调后让老有所乐成为常态…… 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党建引领,也是马鞍山市当下“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最生动基层实践。 …【详细】
合肥:三类人员可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记者昨天从合肥市人社局获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可参加合肥市公共职业训练基地2021年免费就业技能培训。 合肥市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的4家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分别是安徽合肥技师学院(新站…【详细】
油价年内第九涨 加满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申佳平)今日(28日)24时,国内油价迎来今年第九次上涨。国家发改委官网显示,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