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时节,走进长丰县杨庙镇马郢社区,道路旁一排排碧根果树笔挺的矗立,一眼望去,连绵不绝,一派怡人的风景,为这个寒风凛冽、百草枯黄的冬天增添了一抹别样的生机。这便是马郢社区最新建成的“碧根果大道”。
小果子做成精准扶贫大文章
马郢社区地处皖中江淮分水岭,地势起伏落差大,水利设施薄弱,自然资源匮乏,2014年被列为省级重点贫困村。近年来,马郢社区在发起“马郢计划”走上文旅融合发展促脱贫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招引了安徽省顺源农业有限公司、长丰县乐活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农业企业,凝心聚力发展薄壳山核桃产业,实施产业脱贫,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2017年以来,继长丰县政府出台碧根果产业发展优惠政策之后,杨庙镇积极响应,对成片造林项目给予资金补贴,同时引进市场主体扶持培育、提供科技支持,探索建立包括种植、综合加工及品牌建设等在内的碧根果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带动当地村民通过流转土地、种植碧根果及到企业就业增收脱贫。马郢社区更是结合镇村路网建设,率先建成长丰县首条碧根果大道,投入资金80万元,长约1公里。
“我现在每天都要来碧根果大道转转,看看果树生长情况。政府对碧根果产业项目十分支持,在实施之前开展了大量调研,发现这边的气候和环境十分适合碧根果的种植,所以从2018年开始,流转农户土地,开始规模化种植碧根果。这些树种下的都是希望。”马郢社区党总支书记孙锐提起碧根果产业发展情况,露出一脸笑容。
马郢社区还通过让村民帮果园除草、采摘果子的用工形式,解决了村里脱贫户就业的问题。“我常年在园子里帮忙清理杂草、采摘碧根果,还多了一份收入,生活越来越好。”马郢社区小长岗组的脱贫户韩志俄说,自己以前除了种地没有收入,现在在果园干干活、帮帮忙,每个月多了近千元的收入。
据了解,近年来,杨庙镇做大做强碧根果产业,2017年成立了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印发《长丰县杨庙镇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方案》。采用“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将碧根果树承包给农户管护,不定期对承包农户进行技术培训。截至目前,该镇共流转土地6000余亩,种植薄壳山核桃6000余亩,带动了周边40名村民增收,人均收入达万元,很大程度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条件,也为巩固脱贫成果作出贡献。
小果子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作为长丰县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薄壳山核桃产业必将是杨庙镇未来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
为加快扩大种植规模和带动农户发展,推动碧根果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杨庙镇经常组织周边及全镇有意向栽植碧根果树的农户,进行现场示范讲座和开展技术培训,围绕碧根果树产业发展和农户需求,成立了技术指导、市场营销等专业服务组,让有意一起将碧根果“蛋糕”做大做强的群众能跟上队伍。
“以前的十井社区是个贫困村,纯农业村,村两委班子就商量着,要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探索出一条特色种植的路子出来。”十井社区党支部书记倪德军的这个想法与村里的几位创业能人一拍即合,从承包土地到选种栽植,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经过近三年的初步尝试,十井马长春家庭农场已经实现了营收。“实践证明我们的尝试是成功的,创业致富的第一步,我们已经迈出去了。”倪德军说,“2021年社区还打算再流转1000亩土地,引导更多的老百姓参与到特色农产品种植中来。”
“我镇自2017年就已经制定了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并出台了一系列奖补政策,扩大种植规模,目前种植有波尼、金华、马罕、长林等系列品种,种植面积达6000余亩,涉及范围涵盖马郢、陶店、宋楼、十井、四树、孔岗等村居,计划到2025年种植规模扩大到2万亩,实现连片种植。目前,长丰县薄壳山核桃种植面积有8万亩,杨庙镇作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将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种植规模,高标准打造薄壳山核桃基地,实现产业振兴,为下一步乡村振兴工作开好局。”杨庙镇副镇长孙明武说。(杨娟娟)
党建红丨安徽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办好群众“小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的老旧小区,经改造后旧貌换新颜;长期困扰居民生活的噪音,经调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没有休闲活动场所,经协调后让老有所乐成为常态…… 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党建引领,也是马鞍山市当下“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最生动基层实践。 …【详细】
合肥:三类人员可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记者昨天从合肥市人社局获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可参加合肥市公共职业训练基地2021年免费就业技能培训。 合肥市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的4家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分别是安徽合肥技师学院(新站…【详细】
油价年内第九涨 加满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申佳平)今日(28日)24时,国内油价迎来今年第九次上涨。国家发改委官网显示,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