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法院“四个举措”大力推动家事审判改革

2021年01月21日14:37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2020年,肥西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家事审判改革的各项要求,充分结合家事审判实际,内挖潜力、外求助力,发挥家事审判团队优势,拓宽家事调解平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全年共受理各类家事纠纷诉讼案件760件,调撤案件361件,调撤率47.50%,家事审判改革成效明显。

心理疏导助力家事审判

紧扣家事纠纷当事人身份的特殊性,把握与当事人初次接触的“黄金期”,从“人”入手,有效缓解当事人负面情绪。将具备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从业资格的法官助理编入家事审判团队,充分发挥基层法庭植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进一步优化司法资源配置,2020年派出法庭、审判团队审结家事纠纷案件550件,占所有家事纠纷案件的72.39%。

将心理学知识作为家事审判日常业务学习的重要内容,聘请家事案件心理咨询师,进一步提高干警的心理学知识储备,充分倾听、换位思考,为当事人提供科学的心理疏导。紧守家事纠纷化解的第一道关口,抓住“第一通电话”“第一次见面”的契机,及时解答当事人法律困惑的同时找准纠纷的梗阻节点,引导纠纷当事人理性诉讼。在桃花、山南、三河三个法庭所辖村(社区)设立法官工作室,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

道德劝解温暖家事审判

充分认识说理析法在家事审判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家事纠纷案件的服判息诉效果。发挥好驻庭调解员的职能作用,借助调解员长期与群众打交道的基层经验优势,用其丰富的人生阅历讲好 “孝”“礼”“亲”的传统美德,讲好新时代的公序良俗。借助“中国好人”“肥西好人”等典型事例,引导和帮助当事人修补、改善原有的家庭、婚姻关系,2020年共指导驻派出法庭调解员化解家事纠纷93件。

在离婚纠纷案件中,充分尊重当事人对婚姻关系的处理意愿,突出“和”文化,秉承共同努力维系婚姻是“和”、感情破裂后好聚好散也是“和”的理念,引导当事人放下“小我”,从有利于子女成长、有利于家庭和谐角度出发,积极寻求妥善的解决之法。

依法裁判保障家事审判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而法律是一切审判的准绳。在家事纠纷案件审理过程中,统筹柔性调解与刚性裁决,坚持从人入手、融情于法、德法并举的工作模式,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2020年诉前调解成功家事纠纷99件,诉讼调解成功223件。在案件裁判中,严格依据法律规定评判当事人诉请,通过透彻的释法说理,向当事人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确保每一个裁判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在涉及高额彩礼、干预婚姻自由、不赡养老人等不良风气案件中,通过案件审理引导当事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充分发挥法律的指引、教育、评价作用,运用个案开展普法教育100余次。

宣传调研促进家事审判

坚持将做好宣传调研工作,作为推进家事审判改革、延伸司法职能作用的重要举措。发挥家事审判法官深入基层、密切关注民生问题的优势,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积极开展对新问题、新情况的调研活动。发挥媒体的喉舌作用,加大家事审判的宣传力度,弘扬《民法典》精神,2020年共运用法院自媒体平台推动家事审判新闻报道20余次,开展相关法治讲座30余场,发放宣传材料300余份。(方亚驰)

(责编:黄艳、张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