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镜湖区:“有求必应”赢来“一呼百应”

汪瑞华

2021年01月20日09:39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掏心窝子的事儿做多了,干群自然就紧密了;服务群众的阵地守住了,支持我们的队伍自然就壮大了。”在芜湖市镜湖区弋矶山街道荷塘社区党委书记钱萍眼里,这是她多年来在基层攒下来的心得。

近年来,芜湖市镜湖区着力推进“党组织对群众有求必应,群众对党组织一呼百应”的基层党组织,努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随着一个接一个党员志愿服务项目落地开花,党建网络越织越密,凝聚力越来越强,党委对群众“有求必应”,群众对党委“一呼百应”正成为常态。

荷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如今也是社区居民最乐意光顾的活动中心。戚良鹏摄

党建领航 构建社区生活“幸福圈”

在芜湖,镜湖区弋矶山街道荷塘社区颇有名气:1年365天,由支部书记牵头的巡逻队,长期活跃在街巷里弄;社区成立的常青藤艺术团让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持续6年的“恒爱星火”助学计划,让求学路上一个留守儿童都不落……

一个创建于上世纪80年代,70岁以上老人超2000人的社区,为啥氛围这么好?

“只有做到服务群众有求必应,基层党组织才能一呼百应”,钱萍介绍,近年来,社区不断创新组织设置,改革服务供给,探索实践了一条“党支部+网格+楼栋长+居民”的四级联动服务型党建体系,让党组织凝聚力和居民幸福感同步倍增。

同样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居住着1万多群众的社区,能够做到事事有人管、服务到家庭,赢得居民的广泛赞誉。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作为芜湖“老资格”的万人社区,荷塘社区在过去是造船厂、纺织厂的家属区,随着国营体制的改革,历史悠久的家属区开始进行企业分离交接工作,人多事杂,社区改造过程异常艰难。

“最难就是拆除小区违章建筑。”钱萍坦言,要劝导居民拆除违建,还要防止违建现象死灰复燃,难上加难。

“化解社区治理难题,越是难越是要发挥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钱萍说,社区建立了网格化党建机制,发动社区所有党员,挨家挨户登门做工作。

尽管年事已高,在社区生活了36年的老党员仇恒英仍坚守一线,“进百家门、知百家情、才能暖百家心。”

如今的荷塘社区,看到的是整洁干净的院落、布局合理的停车位、精致文艺的公共设施,就连过去常常被居民诟病的“空中蜘蛛网”也消失无踪,为了方便住户,社区还特地在每栋楼下安上了晾晒杆,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用仇恒英的话说,社区真正让自己有了家的感觉。别看仇恒英已是79岁高龄,但在社区身兼数职,既是支部书记,又是楼栋长,还是社区的监督管理员。去年疫情之初,她还充当志愿者,站上了社区防控的第一班岗。

令人欣慰的是,在疫情防控最紧要的时候,荷塘社区共计有1000余名党员、志愿者和仇恒英一样,在社区轮班值守。

“邻里守望,守的是一份情感,一呼百应是最好的验证。”钱萍感慨道。

荷塘社区志愿者参加日常治安巡逻。戚良鹏摄

党建加码 凝聚学校发展向心力

风和日丽,碧空如洗。走进芜湖师范附属小学,老远处,就能听到从教室里传来的朗朗书声。操场上,鲜艳的五星红旗随风飘扬,伴随着放学的铃声响起,孩子们整齐有序地列队,走出教室。

“虽处于闹市区,学校面积小,师生人数多,但学校评先评优一直是全市的榜样。”芜湖师范附属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赵玲一脸自豪。

芜湖师范附小始建于1964年,50多年校园特色文化的积淀,让学校成为省内外素质教育的窗口。不仅被确定为长三角名校长培养基地,还先后获得中国支持西部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学应用优秀学校、全国创建文明校园先进集体。

一直以来,该校以“一个支部引领一种校风,一名党员照亮一个课堂”为引领,创新党建思路,通过“党员亮身份、党员敢担当、党员争先锋”的实施路径,不但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还把学校党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产假未休满的教师,只要开学了,主动回校园;老师生病请假,同年级教师主动顶上;老教师退休后,主动要求回到课堂……除此之外,学校还主动发起“党员助学基金”,为困难家庭纾难解困,帮助每一位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

一桩桩竭诚为孩子服务的实事,让芜湖师范附小在家长心中树立了美好形象,这也成为学校一呼百应、极具感召力的一面“旗帜”。

2016年抗洪救灾期间,学校老师10天10夜232个小时照顾76名转移群众,党员上,教师义无反顾跟着上;2020年疫情之初,学校自告奋勇报名参加献血的老师就多达40余人;“护花行动”志愿服务队,8年来累计4000余人次家长参与其中,为孩子们的上学路保驾护航……

要说这所学校里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在这里上学的孩子们,个个脸上开心的笑容。

“只有把孩子的小事当作学校的大事来解决,家长才会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跟你一条心、一条道!”赵玲如是说。

(责编:吴西露、张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