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脱贫攻坚以来,马鞍山市含山县结合实际,深入实施“绿游游”产业扶贫工程,截至目前,已建成茶果园45100亩,并形成完善的带贫减贫机制。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含山县出台激励奖补政策,通过实施茶果产业提升行动,实现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的“华丽转身”。
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含山县利用丘陵、荒地、低产林地等资源优势,突出茶叶、黄桃、葡萄、蓝莓等区域特色农产品,扩大种植规模,推广优质品种,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集茶叶水果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农业创意、旅游观光和休闲体验为一体的茶果田园综合体。
出台了《含山县“绿游游”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实施意见》《含山县茶果产业提升行动实施意见》,预计到2025年,该县茶叶、黄桃等茶果种植面积达8万亩以上,茶果特色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10%以上。
培育市场经营主体
2017年以来,含山县各级财政扶贫投入资金1.16亿元,直接用于支持茶果产业发展。近期,含山县出台政策,引导和支持本土大户、返乡能人和外地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参与该县茶果产业发展,壮大现有龙头企业,加快培育一批种植、保鲜、冷藏、深加工等各类经营主体,延伸茶果产业链。
对当年集中连片新建茶果林基地按50亩以上的茶业和果业,含山县财政一次性分别补助1200元/亩、600元/亩。对集中连片100亩以上的标准化茶果示范园,一次性补助500元/亩,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对新取得绿色和有机产品认证的,分别给予3万元和5万元补助。同时将经果林纳入农业政策性特色保险范围,降低自然灾害和病虫危害损失。
含山县持续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农村致富带头人等技术力量,现场指导,提供技术服务。同时积极与上海果树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等单位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大力开展“产学研”基地建设和各项试验示范,确保品种选得准、苗木栽得下、后期管得好。
增强富裕富足成效
截至目前,含山县已培育出绿营农业、青峰含翠果业、锦绣私园等32家茶果业经营主体发展茶果业及其加工业,带动近3000多户贫困户获得稳定收益,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全面开展扶贫产品认定管理,目前已认定扶贫产品152个,涉及经营主体50家,全部入驻中国社会扶贫网。采取线上线下、网络直播带货、展示展销等多种方式,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帮助销售特色扶贫产品,目前已实现扶贫产品销售收入4.39亿元。
含山县还深化“四带一自”“一自三合”产业发展模式,采取资金入股、土地租赁、订单生产、务工就业等方式,带动脱贫户参与茶果产业发展,实现可持续稳定增收。该县清溪镇白衣村引进种植业大户和茶叶专业合作社7家,共发展种植茶园3000多亩,已形成茶叶种植、采摘、炒制、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年新增村集体经济收入30余万元,带动全村22户农户发展茶叶种植,吸纳就业30余人。(田斌锋 秦为肆)
安徽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居全国第七 记者日前从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获悉,安徽省2020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居全国第7、中部第1位。其中,发展质效指数居全国第5位,营商环境居全国第7位。 去年,安徽省经信系统战疫情、保主体、促发展、增动能,推动全省工业经济企…【详细】
安徽去年新增公共停车位8.8万个、城市绿道659公里 1月15日,记者从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新增公共停车泊位8.8万个、城市绿道659公里、污水日处理能力70万吨、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3500吨,改造污水管网1367公里,新建、改造、开放公厕2174座,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按下“…【详细】
安徽省加快推进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 《关于加强建筑垃圾管理及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明确“十四五”期间各设区的市建筑垃圾管理能力和资源化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实现建筑垃圾减量排放、规范清运、有效利用和安全处置。淮北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