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暖经济”背后的消费密码

2021年01月18日07:42  来源:安徽日报
 

  进入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潮席卷江淮大地,不少地方遭遇“断崖式降温”。凛冽寒风中,各大商家摩拳擦掌,零售超市一派火热。

  从借助科技力量实现温度可控的羽绒服,到自热小火锅成为网红爆款商品,再到加热杯垫、暖手充电宝、小型暖风机等可在办公场所使用的小家电……针对人们的吃、穿、戴、用,商家们抓住“冷”机,大打温暖牌,“暖经济”的热度持续上涨。

  “暖经济”热起来的背后,是商家适应消费新趋势、主动变革产品形态的消费密码。以热饮为例,过去品牌主打的热饮,大多数只是粉状,需要热水冲泡。如今,随着消费观念的升级,消费者对冬季饮品有了更多元的需求。敏锐捕捉到市场需求的变化,最近,不少饮料巨头入局热饮市场,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布局终端零售,借助各大便利店和自动售卖机上线各式暖柜机器,推出各式各样的冬季饮品。甚至一些饮料企业推出了无糖、养生等概念的自带温热功效的生姜类饮品。天寒地冻之时,一杯热饮下肚,暖胃又暖心。

  创意十足、种类丰富的商品,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为企业赢得了新的增长点。但让“暖经济”的“网红”商品变成“长红”商品,还需加强规范。比如,眼下新出的各种“御寒神器”令人眼花缭乱,由于缺乏行业标准,带来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今年火起来的加热羽绒服就有不少消费者吐槽,需要随身携带充电宝,使用不方便。再比如,冬季饮品进入暖柜之后保质期缩短,包装受热性、温度控制都需标准规范。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企业把质量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将消费者的需求放在心上,立足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拿出更高品质、更为可靠、更加便捷的产品。

  “新产品”层出不穷,“暖经济”势头喜人,是新供给的魅力,也是新消费的意义。进入新年,人们对消费的理解和期盼也在不断变化。瞄准新需求发力,做好新供给文章,有了品种更多、质量更好、个性更强的商品和服务,消费市场方能真正活起来,为人民幸福美好生活提供更好保障。(何珂)

(责编:吴西露、金蕾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