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产业添活力 乡村展新颜

韩震震 王锐

2020年12月31日11:52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我们制作的粉丝很受欢迎,还连续三年出口东南亚,虽然量不大,但对我们农民来讲,可是了不得的事。”进入冬季后,在位于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刘集镇的张蔡村,张爱章、张爱好两兄弟仍带着村民们加工粉丝,忙得热火朝天。

脱贫攻坚中,随着“一村一品”的打造,张家兄弟制作的小粉丝,如今已成为村里的大产业,带动村民200多户,其中贫困户就有125户。

张蔡村这种冬日的忙碌,在蚌埠的广袤乡村已十分普遍。近年来,围绕乡村发展,蚌埠市全力以赴忙脱贫,脚踏实地谋致富,各类产业遍地开花,为未来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也让农村有了越来越多的新气象。

加工完成的红薯粉丝在货架上摆放整齐。 人民网王锐摄

产业之花遍地开,农民增收有保障

2019年销售额接近300万,2020年将突破600万,小粉丝能做成这么大的产业,张家兄弟怎么也没有想到。

张爱章说,其祖父辈靠制作粉丝养家糊口,到了他们这一代,就想着做成产业,带动更多人致富。2012年,他们注册成立薯香园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走上创业路。2017年,随着当地打造“一村一品”特色扶贫产业,合作社得到了镇村的大力扶持。

“他们为人实诚,产品质量好,主要是缺乏品牌意识,也没有好的销售渠道。”张蔡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陈 军来自中粮集团,借助自身经验和企业资源优势,他和村两委干部一起,通过消费扶贫帮助合作社打造品牌,重新设计包装,并带张家兄弟参加各地农展会,合作社发展逐步迈上快车道。

销量提升了,需要的红薯也更多。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贫困户”的经营方式,薯香园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200余户村民开展规范化种植,其中包含125户贫困户,平均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左右。

五河县马集村脱贫户马运山的红薯喜获丰收。 人民网王锐摄

马运山是蚌埠市五河县申集镇马集村村民,养羊、种红薯,还准备学习制作红薯茶,曾经对脱贫没信心的他,如今干劲十足。

因身患残疾又有孩子要照顾,2014年马运山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刘同寿第一次上门时,对他的缺乏信心印象深刻,也暗下决心,一定要让他明白事在人为。

脱贫依靠产业,但必须找准致富门路,经过认真分析,2019年3月,刘同寿和马运山的帮扶联系人李光臣一道,开车带上马运山去附近购买山羊,并为他申请小额信贷、特色种养奖补等。

为了扩大产业链和解决羊饲料问题,2020年5月,扶贫工作队又领着马运山到泗县买来了红薯种苗,4亩红薯藤叶足够35只羊吃上2个月。马运山高兴地对记者说,红薯加上养羊一年能有3万多元收入,2021年他准备扩大红薯种植面积,再多买十几只羊。

趟出发展新路子,村集体经济有钱了

顺河村位于蚌埠市怀远县褚集镇,2020年7月1日,入住村扶贫车间的蚌埠市圣晖针织品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可以日产3万双袜子。虽然前面的制作工序采用了自动化,但后面四道工序还需大量劳动力,公司招人遇到了麻烦。

针对企业需求,顺河村成立劳务公司,组织闲散劳动力,承包袜子制作后期工序,村民使用企业免费提供的定型机,在家就可以工作,不但每月平均增收3500元左右,为企业解决了难题,村集体经济每年也将有30多万的纯收益。

村民在织袜机前工作。 人民网王锐摄

细化发展路径,以项目促提升。2020年年初,褚集镇全面梳理出各村发展项目113个,通过项目的细化、推进,带动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发展。

“目前全镇15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其中50万以上的有3个,百万级强村1个。预计还有一个村,2020年也将达到百万级。”褚集镇党委副书记谭志水说。

怀远县龙亢镇,自古就拥有便利的交通,在龙亢镇046县道东侧,占地30亩的“龙亢镇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园”内,4处新建钢构标准化厂房开始有企业陆续入驻。

2020年年初,为进一步巩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龙亢镇结合上级易地搬迁产业发展项目资金,整合项目统一选址,在原国有罐头厂的位置,新建钢构标准化厂房。

“相关资金整合利用,项目集中发展,可以发挥更大作用,也可以给这些村带来更高的集体经济收入。”龙亢镇党委书记尚元跃介绍,全镇易地扶贫涉及韩庙、淝河、周王、寨头4个行政村,目前产业园4栋厂房均已完成企业招商入驻,预计每年可为4个村各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3.3万元。

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传统乡村展新颜

砂石路变成水泥路,废砖废瓦围起小菜园、小花园、小苗圃,地下铺设了雨水管道,污水沟变成了清澈明亮的水塘……村庄还是那个村庄,但随着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既保留了传统风貌又有了新气象,行走在蚌埠市固镇县城关镇城西社区,这个村庄的干净舒适让人印象深刻。

城西社区的大变样,是从2020年7月份开始的,根据固镇县、城关镇的统一部署安排,社居委按照“五清一改”要求和“五美”标准,广泛动员党员群众,积极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美丽庭院”创建。

整治污水沟,集中清理农户房前屋后,修建活动广场 ……城西社区很快变了样。

“农村建房时都有剩下的废砖废瓦,运出去还花钱,不如就地利用起来。我们按照标准统一砌成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苗圃等,既美化了环境,又方便群众种花种菜,很受村民欢迎。”城西社居委党支部书记张家会说。

村庄清洁行动和“美丽庭院”创建,也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他们出钱出力出地,捐款近十万元建成两个活动广场和部分下水管道。短短几个月时间,原来脏乱差的村庄变了模样,村民们生活舒适了,休闲健身有了去处,干群关系也比以前更加和谐。

固镇县王庄镇洪曹村。 人民网王锐摄

近年来,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固镇县王庄镇镇北居委会的洪曹中心村,绿化覆盖率达到65%,沟渠碧波荡漾,岸边植被错落有致,形成了“村在林中、家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田园风光。2016年,洪曹中心村被确定为省级美丽乡村,2019年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洪曹村是因村制宜改造,保留村子的原貌,保留文化传统,宜居宜业宜游,一到节假日游客就不断。”王庄镇镇长董富春介绍,该村位于蚌埠市、固镇县中间,附近有个高速口预计2021年开通,镇村两级正在谋划推动洪曹村的乡村旅游发展。

(责编:关飞、张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