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这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有啥说不过去的?”“争这一点半星的,能富了你还是穷了他?有必要这样争来争去吗?”目前在安徽省砀山县葛集镇,这些通俗易懂、接地气的农村土话,配合法律知识专用术语,成为调解基层群众矛盾的“良言密码”。
近年来,葛集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创新开展“网格化、人文化、精细化”人民调解工作,不断提高排查化解成功率和社会和谐满意率。今年共处理矛盾纠纷26件,成功率达96.3%。
配齐“网格员”,摸排线索“网格化”
近日,葛集镇范套村卫生室突发医疗纠纷,“网格员”吕朋举得知后,第一时间快速到现场,并联合其他村干部召集患者家属进行协商,避免出现医患双方的过激行为,造成更大的伤害。经过司法人员、律师及时介入,疏导情绪,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很快就成功化解医疗纠纷,得到群众的好评。
该镇坚持预防为先,落实关口前移,将全镇11个行政村设置为108个网格,从党员干部、退伍军人、“五老”人员中挑选公道正派、威望度高的群众担任“网格调解员”,不定期组织开展矛盾纠纷研讨会、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会等活动,提高调解员发现纠纷、调处纠纷等能力,同时结合村组微信群,收集辖区群众法律咨询、调解申请等诉求,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村组。
善解“百姓心”,矛盾调解“人文化”
葛集村葛某和苏某婚后感情不和,离异后因孩子抚养费即将“对簿公庭”。眼见法院已将起诉状副本寄达,被告葛某希望通过人民调解途径止矛盾、化干戈。受理申请后,村调委会组织村干部、网格员、律师几次三番上门劝导苏某,“婚姻不存仁义在,不为大人为孩子”,调解员入情入理的劝说,引导双方互相谅解,多为孩子考虑,终于说服对方撤诉、参与协商,最终双方抚养费给付达成一致。
“一杯水、一张凳、一支笔、一个本”,该镇为来访群众打造“家庭式接访”环境,鼓励卸下心防、吐露心声,接访人认真记录诉求多跑腿,按需进行信访代理让群众少跑路。同时,运用“四说一听”调解法来处理矛盾纠纷,让“群众说事、干部说理、乡贤说德、律师说法、信访听证”,力争把大部分矛盾纠纷化解在村内。
活用“热心人”,风险管控“精细化”
“网格长,我听说土山村的崔家不让葛集村的周家在田里放水,还说马上要去找对方的麻烦。”“收到,我现在就去处理。”葛集村的网格员葛训伟立即赶赴两村交界现场,经过细致的劝解,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该镇议事会成员、志愿者等热心人,一旦发现辖区存在矛盾隐患,立即与网格调解员“通气”,调解员便主动突击,找到当事人双方进行调处。在基层矛盾调解中,调解员经常会同网格员、民警,进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精细化走访,收集社情民意、了解群众诉求,抓住矛盾纠纷苗头。根据所掌握情况,每月村组织法治大讲堂活动,讲解当月热门、热点、焦点等问题涉及的相关法律知识、法律案例,让广大群众懂法、尊法、守法。
人文化成,止于至善。在基层社会综合治理中,葛集镇学习贯彻新时代“枫桥经验”,联动派出所、司法所、信访部门以及律师事务所参与人民调解,使调解队伍专业化、高效化,具有处理问题的灵活性,使“小事不出组、矛盾不出村、风险不出镇”,为全镇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戴红梅)
党建红丨安徽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办好群众“小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的老旧小区,经改造后旧貌换新颜;长期困扰居民生活的噪音,经调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没有休闲活动场所,经协调后让老有所乐成为常态…… 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党建引领,也是马鞍山市当下“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最生动基层实践。 …【详细】
合肥:三类人员可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记者昨天从合肥市人社局获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可参加合肥市公共职业训练基地2021年免费就业技能培训。 合肥市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的4家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分别是安徽合肥技师学院(新站…【详细】
油价年内第九涨 加满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申佳平)今日(28日)24时,国内油价迎来今年第九次上涨。国家发改委官网显示,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