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埇桥区扶贫扶志深度融合成效显著

2020年12月08日15:27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宿州市埇桥区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注重把激发内生动力与革除陋习促脱贫相结合,改进帮扶方式,教育激励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增强勤劳致富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不断强化自我发展能力,通过聚焦“扶持谁”,精准把脉,更好实现因人因户施策;通过聚焦“怎么扶”,创新举措,提高了脱贫成效,增强了脱贫信心;通过聚焦“扶什么”,多管齐下,提升了贫困户的增收能力。2019年6月中旬,全国扶贫扶志研讨班在宿州市埇桥区举办,来自全国32个省(区、市)扶贫机关干部近百人到现场观摩学习,扶贫扶志工作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和参会人员的充分肯定。

宿州市埇桥区是省级贫困县(区),随着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期,埇桥区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仍有一些贫困群众脱贫主体意识淡薄、“等靠要”思想严重,认为国家的钱“不要白不要”,并且越多越好;少数贫困户出现了“言必称贫,以扶求扶”“凡事都找帮扶干部”“要懒懒到底,政府来兜底”等“求、粘、赖”的新现象;甚至有的贫困户对扶贫干部放言:“不给我东西,我就让你完成不了脱贫任务”,出现了“拼穷”、主观上不愿赡养老人等现象。针对上述情况,宿州埇桥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始终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以精神脱贫促进精准脱贫,按照“动力激发、产业支撑、全员参与”的思路,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扶贫扶志工作,充分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有力支撑了脱贫攻坚。

聚焦“扶持谁”,精准把脉,扶贫先扶精气神

排查“病患”。早在2017年,埇桥区通过调查发现,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中,无劳动能力占比44.9%,弱劳动力或半劳动力占比5.2%,丧失劳动能力占比7.9%,贫困群众就业难、发展生产经营难、脱贫能力弱。埇桥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文化程度较低,其中文盲或半文盲占比25.73%,小学文化占比24.93%,初中文化占比30.43%,群众缺乏发展生产经营的技能,难以依靠自身实现脱贫。

找准“病因”。通过精准识别分类,找出群众脱贫动力不足的主要症结:一是致富信心弱,部分贫困群众不掌握种养殖技能,发展生产怕失败,外出务工怕吃苦;二是惰性心理强,部分群众有劳动能力,却不愿参与劳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三是自我发展难,许多贫困户找不到脱贫的路子,虽然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和脱贫意愿,但缺乏门路,没有办法有效地将自身能力和积极性释放出来。

开好“药方”。针对以上症结,埇桥区坚持因人施策、因户施策,对“两有户”(有资源、有劳动能力但无发展门路),大力实施特色产业、就业脱贫;对“两因户”(因学、因病致贫),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对“两缺户”(缺资金、缺技术),通过发放扶贫小额贷款支持和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实现脱贫;对“两无户”(无力脱贫、无业可扶),通过光伏、社保兜底等方式,实施政策性兜底脱贫。

聚焦“怎么扶”,创新举措,培基固本树新风

强化思想发动。为了转变贫困群众思想观念,凝聚脱贫攻坚“正能量”,埇桥区一方面在埇桥区范围内推广“一约一堂四会”(村规民约、道德讲堂、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为载体的移风易俗活动,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泛宣传文明乡风正能量,持续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效遏制了农村黄赌毒、铺张浪费、互相攀比、天价彩礼、薄养厚葬、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和陋习,帮助群众树立正确价值导向。另一方面,着力推动公共文化设施资源整合。2018年建成259个乡镇(街道)、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依托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打造主题精神文化广场,利用文化墙和宣传栏宣传脱贫攻坚政策以及“好家风、好家训”、孝老爱亲、节俭养德等中华传统美德,激励激发贫困群众奋力脱贫的精神动力;印发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倡议书,签订《孝老爱亲赡养协议书》总计20余万份,发放孝老爱亲光荣户荣誉证书2万余份;通过戏曲、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群众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展现党和政府对贫困群众的关心与牵挂,坚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早日步入小康生活的信心。

强化榜样带动。埇桥区每年开展一次脱贫典型评选活动,从埇桥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树一批自强不息、苦干实干、成功脱贫的先进典型,并对评选出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和宣传,用身边事教育引导身边人,鼓励贫困群众对照学习,树立“自尊、自强、自爱、自信、自立”意识,发扬自强不息、敢于拼搏、不等不靠不要的先锋精神,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营造“我脱贫、我光荣”的社会氛围。截至目前,先后评选出栏杆镇孙楼村李中兴、夹沟镇夹沟村张存化等152个先进典型,有效激发带动了贫困户的脱贫积极性。

强化培训推动。埇桥区围绕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和就业需要,结合当地实际,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增强脱贫致富本领。在培训中,分产业、分项目制定培训计划、设置培训内容,因村因户施策,组织实施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面点制作、电子商务、种养殖技能等培训,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全覆盖。截至今年10月,先后有6417名贫困劳动者通过接受技能脱贫培训实现了就业增收。

强化激励鼓动。按照“布局合理、面积适宜、方便群众、便于管理”的原则,埇桥区一方面优先利用村内现有超市,建立“红十字博爱超市”,统一印制积分卡,根据贫困群众参与卫生评比、孝老爱亲美德评比、知识技能竞赛、互助服务等活动中的表现情况,分别给予20分、10分、5分等不同积分奖励,村民持积分卡在超市里选择兑换日用品,让群众有尊严地获取所需物品,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决心,提高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积极性。另一方面深入开展“十项创评”“五净一规范”“卫生清洁家庭”及文明家庭、文明村镇等先进典型推报、评选、表彰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践行社会公德、讲文明树新风等方面的引领作用,激发贫困群众向上向善动力。

同时强化政策撬动,从立足自身增强脱贫信心、改进帮扶方式、推进移风易俗、加强党建引领、强化工作保障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编制《埇桥区2018年-2020年脱贫攻坚项目库》,谋划项目13764个,针对“等靠要”思想严重的“懒汉”,从制度层面设置前置条件,倒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确保想脱贫的能脱贫、能致富。

聚焦“扶什么”,多管齐下,织牢脱贫保障网

发展产业。埇桥区先后谋划到村到户项目95564个,投入资金4.11亿元。重点打造永镇乡关湖村、夹沟镇镇头村、栏杆镇石相村等3个旅游扶贫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脱贫2229人。截至2020年10月,埇桥区74个贫困村均有主导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7235户贫困户。

实现就业。在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外出就业的同时,埇桥区持续加强扶贫工厂(场)、扶贫车间建设,让贫困群众不出家门就能就业。截止2020年10月,共帮扶842名贫困劳动者就业,12名贫困劳动者自主创业;认定就业扶贫车间3家,安置贫困劳动者32人;招募就业扶贫基地4家,安置贫困劳动者42人;安置5133名贫困劳动者扶贫公益岗就业(包含29名边缘户),每人每月可增收600元。

自主创业。积极推进电商扶贫,以青年电子产业园为依托,对有意愿的贫困人口进行电子商务培训,2017年至2020年10月,埇桥区累计培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40 人,孵化各类网店 1057个,其中贫困户开店82个。

帮扶贫困学子继续学业。积极落实教育扶贫学生资助政策,2014—2016年埇桥区共资助困难学生(含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残疾、孤儿等困难学生)67337人次,发放资助资金5472.11万元;自2017年至今,共教育资助建档立卡学生71727人次、资金4014.25125万元;“雨露计划”资助15490人次,发放资助资金2996.1万元,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教育资助全覆盖,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学生上不起学的问题,阻止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

设置公益岗位。出台《埇桥区贫困户互助公益岗位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开发安置埇桥区扶贫公益岗位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按照“按需设岗、以岗定员、岗需互选”的原则,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择有劳动意愿但劳动能力较弱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外出务工的人员,设立护林员、护河员、护路员、光伏巡管员等岗位。截至2020年10月,共有3531名贫困群众走上互助员岗位,每人每月收入600元,实现了稳定增收。

至2018年底,埇桥区共脱贫45040户106702人,7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埇桥区贫困发生率降至1.27%,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等各项指标均达到脱贫退出标准,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几年来,埇桥区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创新思路和举措,不断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等工作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多措并举补齐农村“精神短板”,不断促进形成城乡文明一体化大格局,扶贫扶志深度融合成效显著,从而加速脱贫攻坚步伐、提升脱贫质效营造了浓厚氛围。(曹牧耕 李亦然)

(责编:刘颖、张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