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得花开见文明

——滁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系列报道之一

2020年12月08日16:43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三国设镇,南朝建州,隋朝始称滁州,这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千年古城,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存丰富。

观往昔,《醉翁亭记》《儒林外史》享誉中外、朱元璋由此走出创建大明王朝、王阳明讲学滁州“儒风之盛、夙贯淮东”……看今朝,滁州跻身总量全省第三、增速领跑全省,全国文明城市“一举夺牌、首创全胜”。

徜徉今日滁城街头,300米见绿,500米入园,生活绿意盎然;公园、广场、图书馆,修身养性,幸福触手可及;主街干道、小巷院落,整洁干净,美丽处处绽放。一点一滴细微之处,不断见证着滁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斐然成效。

2018年以来,在不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滁州市始终把城市文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坚持注重发挥文化的滋养涵育作用,将城市文化建设融入点滴、汇入日常,美了“颜值”、留住“乡愁”,增添了城市魅力、提升了城市气质,更让滁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岁月不居,文化永存。弯弯清流穿城过,明湖岸边热潮涌,滁州正以其历经千年孕育出来的气质,成为长三角地区、合宁间一颗璀璨的明珠。风华卓越,不断续写新的传奇。

琅琊山(滁州市宣传部供图)

精雕细琢, 且以诗意共远方

杨家巷、张家巷、菜市街、孟公桥巷、光明巷……带有鲜明地域文化的七十二条半巷,是老滁城的文化符号,更在老滁州人的记忆中打下了永不磨灭的烙印。

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的油厂巷,因滁州市老油厂坐落于此而得名,巷道长约98米。围墙墙体绘画、路面破损修复、围墙檐瓦安装、门楼制作,提升改造后,小巷焕然一新。其中,墙绘以滁州记忆为主题,通过手绘彩绘的形式,形象展示了记忆中的滁州。

这只是一个缩影,在这背后,南谯区按照“一街一特色”,结合不同巷道历史背景、风土人情、商业设施、建筑特色、自然环境等实际,精心打造了以滁州记忆、未成年人、身边好人、诚实守信为主题的背街小巷,全面提升巷道综合品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巷道文化。

让“面子”更光鲜,让“里子”更舒适。琅琊区在走访调研老城区背街小巷现状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清理卫生死角、绘制文化墙,农机巷、新光巷、邮电巷、站南巷、劲松北巷、乐园巷、四合路、育新路、半条巷、长巷、通力巷……旧貌换新颜,设施更新、环境优美、管理更有序。

让历史中的“滁州”走进现实,再展芳华,城市文化魅力必然进一步提升。

滁州市编制了《滁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滁州市北大街、金刚巷、遵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从顶层设计着手,精心打造历史文化街区,让记忆里的“乡愁”重回故里。

修、改、建,秉着这一思路,加固修缮东大街桥、文德桥,修缮保护章益故居、吴棠故居、下水关、瓮城、大东门,改造遵阳街,推进拱极门、望湖阁、太仆寺等建设,一笔一画,清晰勾勒出古滁州的人文脉络。而在另一边,作为滁州重要名片的“琅琊山”,聚焦“5A”创建,东门环境综合整治、环琅琊山景观道及飞越丛林等项目建设不断推进,二道河漂流、摩崖石刻攀岩、琅琊阁布展、南门民宿等项目轮廓渐清,原有山水人文景观基础上,点线相连、差异互补,业态进一步丰富。

城在景中、景在城中,滁州名片更亮、诗意更浓、文化更美。

借力发力,全市文旅部门着力打造起“跟着非遗游景区”品牌,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以让人感到亲切的方式传播给游客,让八方游客增进对滁州的了解,感知人文滁州的魅力。

今年国庆期间,先后在琅琊山和各县(市、区)重点旅游景区,举办非遗节目展演、非遗扶贫产品展销、非遗美食宴等活动,共组织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传统饮食、传统美术、非遗文创产品8个项目的100余件展品,曲艺、传统戏曲、传统音乐、传统体育等10个项目40个节目,凤阳花鼓、全椒民歌、凉亭锣鼓、抖空竹、撂石锁……各展其长,累计吸引游客30万余人次,带动非遗产品销售近100万元。

城市,承载着无数的梦想与希冀。其发展的归宿,就是让更多人诗意般地栖居。滁州正下着绣花功夫,让市民“有得住”“住得好”,让外来游客“不想走”“还想来”。

凤凰社区国粹艺术团志愿者给社区爱心托管班孩子启蒙京剧(滁州市宣传部供图)

内外兼修, 涵养滁州“精气神”

文明人创文明城,文明城养文明人。衡量一个城市的文明水平,看“颜值”,更看“气质”。

着眼培育时代新人,滁州市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在“融入”上下功夫,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其影响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主次干道、居民小区、农贸市场、背街小巷、公园广场等场所,先后设置主题公益广告约20万幅(块),全面宣传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健康有你有我、讲文明树新风等。滁州日报、滁州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刊发刊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健康有你有我等系列公益广告2600多幅、广告视频30多个、节目4500多期。文明滁州、美好滁州、滁州在线等微博微信刊发公益广告13.8万条次。

文明贵在养成,重在实践。

制定《滁州市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工作方案》《滁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机制建设工作方案》,健全志愿服务制度体系,规范运作流程。印发《滁州市2020年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计划》,部署46项重点工作,建立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库,首批入库项目415个。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在哪里,文明实践才能热起来、活起来。

“各位父老乡亲请安坐,请听小伍说一说,人人都说时代好,那是我党在领导。新农村里新气象,有党领导大变样。”每周,南谯区章广镇鸦窝村文化志愿者伍健都要参与两到三场这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鸦窝村原先是一个基础设施、村容村貌落后村,开展文明创建后,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而通过搭建多样化的文明实践平台和组建群众身边的文化志愿者队伍,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也得到空前提高。如今,这个村,小伍说书、学文大鼓和乡村记忆馆等都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的“文化品牌”。

精心设计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自发参与的实践项目,滁州正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日、快乐星期天”“周五一小时、扮靓我的家”等志愿服务项目,先后开展了“防疫有我 爱卫同行”“文明健康 绿色环保”“公勺公筷行动”等主题志愿活动,举办了全市首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

全市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675个,县乡村三级实现全覆盖。全市已有实名注册志愿者98.9万人,志愿服务团体4901个,发布志愿服务项目8.9万余个,累计服务时长1572.2万小时。

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在滁州,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正以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群众亟需的文明实践活动,让文明行动热在基层,点亮群众美好生活。

滁州市图书馆(滁州市宣传部供图)

守正创新, 筑牢滁州“城市魂”

文化阵地是文化活动的基础。

面积约200平方的凤凰办事处梧桐书屋,是滁州市第一家以“全民阅读”为指引社区级的共享书店,配备了各种图书1万余册,内设凤凰办事处志愿者驿站、儿童活动天地等模块,打造贴合群众需求的社区书店,全天候向社区居民开放,辐射周边6个小区近2万名居民。

让阅读成为全民风尚,让书香浸润城市灵魂。

市图书馆新馆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文化阵地作用,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着力打造了“蚕宝宝——二十四节气亲子故事会”“暑期科普实验站”“墨香课堂”“我是小小图书管理员”等少儿系列品牌活动,组织开展了“共读一本书”读书沙龙、家庭教育系列讲座、高考志愿填报讲座等成人讲座交流活动和精挑细选的人文展览活动。2019全年共举办各种活动267场,受益读者超1万余人次。

与此同时,市图书馆还引入了最新智能书架、VR体验设备、瀑布流、书E得图书自助借阅设备、面部识别闸机等,让全新阅读服务体验理念用起来,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阅读服务。做好线下阅读服务的同时,积极推广线上阅读方式,整合数字资源,集成于“滁州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结合滁州市图书馆多个微信读者群“每日数字图书推荐”,每天一本书,让读者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图书馆海量的图书资源,让线上阅读方式成为“新时尚”。2019全年,数字阅读超18万余人次。

坚持文化为民、文化惠民,大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

中国农民歌会成为安徽省保留举办的三个重大节庆活动项目之一,成为发源滁州、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专门为亿万农民打造的国家级公共文化品牌。

6部作品入选全省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总数居全省第一,创滁州市历史最好成绩。现代黄梅戏《一个都不能少》获第33届田汉戏剧奖剧目奖,全国仅3个。15人次文艺作品入选国家级展览,报告文学《小岗村40年》获省社科奖二等奖,黄梅戏《抗大母亲》赴京展演,文化扶贫微电影《三界外》首映并亮相第十四届“永远跟党走”中国青少年艺术节。

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在全市开展“我们的村晚”活动,实现全市乡镇(街道)全覆盖。连续成功举办三届滁州市网络春节联欢会,参与人数超10万人次,关注人群超1500万。“中国梦·出彩滁州人”周周演活动入选首届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重点活动,已成为滁州市群众演、群众赛、群众评、群众乐的文化活动新品牌。

着力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的标准化建设。从满足学教礼仪、文体活动、乡风展示、议事聚会等多种功能出发,打造分别达到省级农民文化乐园、八个有标准的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以城市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建设市民文化乐园和市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市直及琅琊、南谯两区22个乡镇(街道)、156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对群众免费开放。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滁州留住了这座城市的文脉,如今,文化也正反哺这座城市。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2019年省政府目标绩效考核跃居全省第一,2020年全市申报亿元以上重点文化产业项目58个,总投资1903亿元。(张开兴)

(责编:范晓琳、张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