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荒山”摇身一变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的“森林公园”,马鞍山市濮塘镇的华丽转身,牢牢守住了绿水青山的生态园地,乡村道路、安全饮水、污水处理、污水管网工程、水系整治、景区提升等系列工程将小镇打造成生态旅游度假区。近年来,濮塘镇29条交通道路的新增、自来水管网深度改造、接轨村村通、乡镇“厕所革命”等等,让村容村貌焕发新的光彩,“景区+农家乐”模式的健康发展,让濮塘“蝶变”成远近闻名的度假胜地,更让村民们实现了自家门前就业致富,实现了美丽与发展的共赢。
濮塘位于马鞍山市中心城区东部,距离马鞍山市区20分钟车程,南京市区仅半小时。在城市大发展中,地处一片山区丘陵的濮塘成为一片被人遗忘的角落,这里尽管有着得天独厚的森林竹海资源,但是没有被有计划地规划开发,长期以来一直是自由生长,由散居其中的村民随意私拉乱建,成为了两个现代化城市之间的一片“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7年5月,中国十七冶集团与马鞍山市展开合作,采用PPP模式,承建了马鞍山濮塘休闲度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计划整合区域内山、寺、湖、田、竹、水和几十个村庄等资源,将其打造成一个生态旅游度假区和马鞍山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试点工程。工程改造内容包括乡村道路、安全饮水、污水处理、污水管网工程、水系整治、景区提升等。
要想富,先修路。只有将乡村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好了,方能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打牢基础。为把农村道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十七冶与马鞍山市将农村道路建设纳入濮塘基础设施PPP项目,新增交通道路29条,总通车里程超过40公里,大大改善了交通条件。29条道路的建成让处于“荒山”间的一个个小村落实现了路路通、村村通,出行便捷了,不仅村民们出行方便了,更为城里人周末休闲乡村游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乡村道路的建成,不仅让村民们喜笑颜开,让市民有了更多休闲的去处,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交通运输部、省交通厅、市交通局等先后到项目调研,对十七冶在农村道路畅通工程中的建设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要想振兴乡村,建设美丽濮塘,仅仅靠修路是不行的。十七冶人在修路的过程中,围绕“荒山”与濮塘乡村沿线,努力打造绿色濮塘、生态濮塘,发展旅游乡村点。在道路设计初期,施工人员避开农耕地,合理选取道路施工位置,在裸露的垃圾场堆及后续需改造的下水沟进行取土,将废弃的土料统一堆放,使用压路机分层碾压厚实后,做到填挖平衡,有效减少修路所占用的土地率,达到保护环境目的。
在改造过程中,项目部了解到百姓由于使用的自来水容易浑浊,更依赖与自己打水井,取用地下水这一情况后,觉得这不仅不利用百姓的饮水安全,也影响到乡村的整体美化和环保。于是,项目部对各个村里的自来水管网进行了深度改造,把安全饮用水工程纳入到水系整治工程中,安装管道增压泵2处,架设主管网15公里、支管道20公里,将市区的优质自来水接到村里,让村民彻底用上了干净放心的自来水。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臭气熏天、苍蝇成群、无从落脚”,这是各个小村庄改造前每家每户旱厕的真实写照。旱厕不仅给村民生活带来了不便,还严重影响了乡村文明形象,制约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了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景区形象,项目部又与政府相关部门商量,推进农村旱厕改建。为推进旱厕改建工程顺利开展,项目部挨家挨户上门登记,做思想动员,使得旱厕改建工程在村镇内掀起了一场改善生活环境、营建卫生文明新农村的“厕所革命”。在项目部的努力下,旱厕无害化改造606座。当村民们使用上干净整洁的水冲式厕所后,都赞不绝口,特别是一些习惯使用旱厕的老人,用上抽水马桶后,直言后悔,没有早点听从项目部的意见,早点行动,更是对当时不配合改造感到些许不好意思。这场声势浩荡的“厕所革命”,改变的不只是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改变的更是老百姓的生活理念。
村容村貌的改变,还不仅仅是这些。为了促进乡村游,各个村落的整体形象的提升必不可少。项目部将所有员工派到村里,挨家挨户征询村民们意见调研改造方案。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景区提升方案,对村落的房屋、院落、道路、水塘、绿化等进行改造,让村容村貌旧貌换新颜。为进一步给村民们创效增益,项目部依据农家乐建设标准,走访各家村民,提供经验并做相关改造,给村民们提供了开办农家乐的条件,提升农家乐服务标准和服务水平,让村民们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18个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接连投入使用,村村通的柏油沥青路面焕然一新,道路和村口垃圾箱整齐划一,整洁的村落道路两旁绿意盎然……这些改造陆续完成,让隐藏在山林间的一个个村落犹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濮塘的山林间,不仅让村民感觉心旷神怡,更吸引了一批批市民驻足流连。
为了吸引更多市民来到这里,十七冶人还利用东方红水库的天然优势,在水库边上建设了一座濮塘国家度假公园。为了让公园不仅能够吸引游客,更融入自然,项目团队多方学习考察,在最大程度保护自然植被的情况下,确定最终改造方案——打造成休闲旅游度假型景区。度假公园依山而建,邻水而居,建成后的濮塘国家度假公园,集公园景观、自然环境、人文建筑三者融为一体。如今公园里的森林野孩子游乐园、紫藤长廊、单车公园、金林小院、铁皮巨人酒店、风车、花园等景色,不仅与山林融为一体,成为吸引游客的胜地,更成为游客亲近自然、感受自然风光的理想度假区。生态修复后的濮塘国家度假公园,锦绣怡人的生活环境与绿色环保理念的深度融合,实现了水流清澈通全村,鸟语花香别有一番韵味,引来八方宾客,已逐渐成为周边市民旅游度假的首选。随着“景区+农家乐”模式的健康发展,给不少留守的中老年劳动力提供了不同的就业岗位,实现了自家门前就业致富。
项目充分利用景区与村庄人文地理环境优势资源,注入欢乐休闲生活元素,打造成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此区域合力的形成大大推动了马鞍山文化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非比寻常的重要意义。改造后的村镇特色鲜明,呈现一幅更具生机的乡野面貌,为村民们构筑了一个美丽的“生态型”家园。
随着景区建设日趋完善,濮塘度假区游客量及收入呈直线上升态势,节假日期间铁皮巨人酒店更是一房难求,村镇的高“颜值”也让吸引了众多游客居住,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也给村民们带来了发家致富的新机遇。2019年,濮塘景区共接待游客15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7000万元,创造就业岗位300余个,拉动周边旅游配套产业服务近5000万元,打造出美好乡村升级版。2020年10月,正值国庆全国旅游热潮,濮塘国家度假公园迎来了南京、芜湖、合肥等地的八方游客。项目运营至今,这里已成为长三角地区市民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赵森)
党建红丨安徽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办好群众“小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的老旧小区,经改造后旧貌换新颜;长期困扰居民生活的噪音,经调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没有休闲活动场所,经协调后让老有所乐成为常态…… 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党建引领,也是马鞍山市当下“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最生动基层实践。 …【详细】
合肥:三类人员可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记者昨天从合肥市人社局获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可参加合肥市公共职业训练基地2021年免费就业技能培训。 合肥市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的4家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分别是安徽合肥技师学院(新站…【详细】
油价年内第九涨 加满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申佳平)今日(28日)24时,国内油价迎来今年第九次上涨。国家发改委官网显示,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