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在探索中成长

——铜陵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科普教育结硕果

2020年12月01日14:31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据铜陵新闻网消息 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是一所由教育部、财政部资金支持并经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的新型学校,是市教体局直属事业单位,也是我省六个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之一。学校以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和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铜陵)营地为依托,建立“基地+学校”的互动教育模式,通过宣传教育、课程渗透、活动开展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主题教育、科普竞赛、科学实践、科技创新等系列活动,每年参与活动学生达4万多人次。办学五年来,科普教育硕果累累,花香满园。

科普课程,精彩纷呈

该基地于2015年开始建设,2016年12月正式开营,主要承担全市高中学生军训、初中学生综合实践、体育中考、各类专题教育和研学实践教育等任务。平均每次入营学生1000人,实行全封闭、寄宿制、半军事化管理。开设各类科普类课程40多门。利用比特实验室让学生们了解电子元件的功能,学会用零部件拼装作品,激发探索和求知欲望;利用虚拟现实(VR)让学生们了解虚拟现实的涉及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体验新鲜VR科技,开拓视野,培养兴趣;利用创客课程让同学们学习机器人编程,利用编程实现机器人小车的多种运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利用海防教育课程让同学们了解船模型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认识船在水中的行驶原理,培养热爱海洋、热爱科学、动手创新的品质;利用健康微生物课程通过显微镜认识蠕形螨的形态、结构,让同学们了解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利用计算机拆装课程学习了解计算机的构造、零件名称,锻炼学生们的动手动脑能力等。

主题活动,特色鲜明

该基地位于铜官区木鱼山大道2888号,交通便利,方圆3公里内有市博物馆、图书馆、体育中心、气象公园、湿地公园、高校园区,教育资源丰富。通过内引外联、共建共享、交流合作等形式整合各类科普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协同育人,常态化开展禁毒、法治、人防、生命安全、卫生健康、农业科技、生态环保等一系列主题科普教育活动。带领学生走进铜陵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参与劳动体验,参观园区温室种植、无土栽培等现代农业技术,感受现代农业科技魅力;走进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接受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教育;走进气象公园,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观铜文化博物馆,全面了解铜陵悠久的青铜文明历史;走进铜陵职业技术学院、铜陵技师学院接受工业实践、实训锻炼和技能培训。与市红十字会合作,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提高青少年安全防范意识。与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等单位合作,共建禁毒、法治、反邪教、人民防空等主题教育基地,每次可同时接待400人、每年约接待8万人次参观学习,发挥了独特的重要平台、重要载体作用。

科普竞赛,激发活力

科技引领未来,智慧启迪人生。学生入营期间,该基地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大力宣传科普知识,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定期邀请市内外专家来校开展艺术鉴赏、生涯规划、食品安全、气象科普、铜工艺制作等知识讲座,开阔视野,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常态化开展科普类手抄报、黑板报评比,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创作手抄报,提高表达能力,培养热爱科学、敬畏科学的情怀。定期组织各类科普知识竞赛,延伸、拓展课本的科学知识,竞赛结果作为“优秀学员”评选的参考条件。这些科普活动,贴近日常生活,特色鲜明,互动性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深受广大学生喜爱。

科普研学,彰显特色

最好的实践是研学,最美的课堂在路上。该基地利用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营地的平台优势,结合我市及周边地区独特优美自然风光、浓厚的人文底蕴,开发了“体验改革开放成就”“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关注万古长江生态”“感受革命光荣传统”和“体验水乡农耕文化”六大主题研学课程,编写《研学旅行课程手册》,开发42条精品研学线路,推出“4+1”和“3+2”研学模式,组织广大青少年学生走进合肥、黄山、安庆、六安、宣城等地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如在黄山古民居学习榫卯建筑结构,在歙县研学制墨过程,在宣纸文化园研学捞纸工序,在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保护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这些活动,让同学们走出校门,走进大自然,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现代科技的魅力,增强爱护环境的意识,培养他们从小养成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质、弘扬科学精神的意识。

科普成果,花香满园

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2017年被命名为“铜陵市科普教育基地”,2018年被命名为“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2020年成功承办铜陵市“科普活动周”主场活动;施萍老师的《比特实验室——会说话的温度计》与宋丰斌老师的《避障机器人小车的组装与编程》的科普类课程设计入选2019年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库。宋丰斌、施萍分别荣获2019年、2020年市科普志愿者光荣称号。(马新)

(责编:范晓琳、金蕾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