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江济淮拟打造一批水利枢纽景区

2020年11月11日07:24  来源:合肥晚报
 

到2030年合肥创建4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引江济淮是国家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如何保护好、利用好事关重大。目前,正在公示的引江济淮工程沿线廊道保护和区域发展总体方案(征求意见稿)中给出了不少让人期待的思路。一河清泉水、一道风景线、一条经济带的美好格局,近在眼前。

【保护利用】

形成“一廊三区多点”的总体格局

引江济淮工程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穿越皖江城市带、合肥都市圈、淮河生态经济带和中原城市群四大发展战略区域,自南向北划分为引江济巢、江淮沟通和江水北送三大段。

总体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形成“一廊三区多点”的保护利用总体格局。其中,“一廊”即以587公里的输水河道为主干,结合沿线重要湖泊及自然保护地,形成连续完整、功能完备、贯穿南北、和谐稳定的生态廊道。

“三区”是依据工程沿线周边区域特点,结合工程初步设计和管控的要求,由南到北划分为引江济巢段区、江淮沟通段区和江水北送段区。而“多点”即工程沿线的城镇、园区、港区以及水利枢纽等重要节点。

【生态廊道】

到2030年合肥创建4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自然保护地、重要湖泊、生态林带……在生态廊道保护方面,我省将加强巢湖、菜子湖、瓦埠湖等重要湖泊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促进重要湖泊的布局优化及功能提升。其中,一个重点工作就是加强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

总体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围绕生境、水系、水质、水量等湿地保护的核心问题,以十五里河、南淝河、兆河、杭埠河等入湖河流河口及滩涂湿地保护为重点,加快建设肥东十八联圩、玉带河,肥西三河,包括湖滨、派河口,巢湖半岛、槐林、柘皋河,庐江马尾河、栖凤洲等十大湿地,恢复湿地景观,完善湿地生态功能。

到2030年,创建4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建成6个湿地公园,打造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总面积近100平方公里的环巢湖湿地公园群,创建合肥国际湿地城市,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安徽贡献。

【特色旅游】

重点发展水利旅游,可体验运河游轮、低空飞行

引江济淮工程有八大枢纽,多数位于合肥市境内。未来,拟重点发展水利工程枢纽旅游,打造多条精品旅游线路,游客有望通过运河游轮、陆地公共交通、自驾游、低空飞行等方式完成旅游体验。

其中,枞阳引江枢纽按5A级标准打造,构建“一心五区”的旅游空间布局。“一心”指枞阳引江枢纽,“五区”指湿地体验区、文旅小镇区、水利观光区、农耕体验区和滨江景观区;重点确保枞阳上码头古镇、桐城鲟鱼小镇、湿地科普馆、长风乡休闲小镇等的建设。

庐江节制枢纽融合庐城历史文化以及柯坦河、白石天河两岸风光,建设以现代农业休闲及庐城文化互动体验为主的城市郊野公园;重点建设庐城文化园、主题拓展基地、庐城文化VR体验馆等。

派河口泵站枢纽按5A级标准建设,包括派河枢纽工程、牛角大圩生态示范园、莲花圩等;重点开展左右岸的景观化改造和工程纪念碑、观光塔、观景平台、滨水骑行绿道等配套设施建设。另外,预留引江济淮博物馆选址和管理用房用地。

【港区布局】

打造具有国际化水平的运河新城

为推进江淮联运通道建设,总体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形成以合肥港为核心,淮南寿县港区、安庆桐城港区、芜湖无为港区联动发展的整体格局。考虑到远景发展的需要,预留派河、蜀山、东淝河等水利枢纽复线、三线船闸建设空间。

总体方案(征求意见稿)要求,今后,合肥市要进一步落实滨湖科学城规划,协调工程建设发展与沿线区域整体发展需求,做好城市内河段沿线管控和深度谋划,打造一个高点站位,具有国际化水平的运河新城。(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方佳伟)

(责编:关飞、常国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