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屋我的梦

2020年11月09日15:45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时候爸爸给我讲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故事,与鲁迅先生笔下的那座妙趣横生的书屋相比,我梦中的书屋就显得逊色了不少,但却是我最爱的地方,也是我梦开始的地方。

我叫童孜歆,生于岳西县主簿镇,现就读于岳西县实验小学407班。从小在父母的引导下,我便对读书有着浓厚的兴趣。“望子成龙”心切的爸妈,在家为我弄了一个书房。一方墙的书柜,一张宽大的书桌,一盏卡通兔的台灯,一把折叠的椅子,一幅“集贤为道”的书法牌匾,一扇宽敞的窗户。“置身其间,既可以博览群书,又可以欣赏远景,岂不快哉?”爸爸总是这么自豪的介绍和啰嗦不停地教导我: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但在我的梦中有一个书屋,是简朴的书屋。导航上没有定位,那里有明净纯洁的天空,清风在放牧白云,阳光融合的温暖着每一朵吐蕾的野花。书屋充满诗意,树皮作为墙壁,那古老的样式唤醒迷茫的心灵,溪水在墙根潺潺的流动……

直到今年暑假,爸爸带我来到主簿镇的河畔书社,我终于见到了梦中的书屋。河畔书社依山傍水而建,古色古香,简朴幽静。走进书屋,一个“雅”字映入眼帘,原木色的宣纸,毛笔书写,使这间书屋弥漫着几分墨香,别有一番肃静。河畔书社虽只有区区十几个平方,却藏书丰富,农业科普、政治经济、法律法规、文化艺术、植物栽培、医疗保健、世界名著,还有我喜欢的少儿读物、卡通读本、漫画书、作文书等。虽不是包罗万象,却也是五花八门。这些图书,针对了农村的实际,适应了农民的需求。这小小的农家书屋,是村民们补充知识的温馨港湾,是村民们收获精神食粮的希望田野。

“这个是主簿镇大歇村的民生工程所建的农家书屋,也是大山里脱贫攻坚的制胜法宝……”爸爸这些“高大上”的说道,我听不懂、也不愿听。不过,眼前的情景却让我十分惊讶。“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横幅下面,一排排书柜里的书籍琳琅满目,一盆盆花草点缀其间,书香和花香立刻钻到了鼻子里,同时又好像正在向我招手微笑。一张长方形的条桌边,坐着八个小朋友,在一位大人的带领下,诵读诗文,是那么津津有味和全神贯注。

“爸爸,您跟我说说是怎么回事啊?这是他们在上课吗?是不是跟我们上的兴趣班一样啊?”在爸爸的详细解说下,我终于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这些小朋友们的父母,为了孩子有个好条件多读书,日常都在城市里打工赚钱,而平时都是爷爷奶奶在家里照看他们,村里为了让他们学到更多知识,不让父母们在外地担心,于是让书屋的管理员在每个双休日里组织他们到书屋里来阅读课外书、辅导家庭作业,让他们在书的海洋里汲取营养,用知识改变命运,教育他们通过自己的成长进步来报答父母、感恩老师……

自从有了农家书屋,大家的思想悄然发生了改变。村子里游手好闲、喝酒赌博的少了;读书看报、发展养殖搞创业的多了;孩子们也有了学习的新场所。读书可以说是调节村民日常生活的润滑剂,它让闲散的村民们找到了行动的方向;读书是村民们发家致富的助推剂,它让村民们获取了创业经营的经验。

站在“梦中”的书屋前,我的梦想就是,希望农家书屋可以使更多人受益。不刻意装饰它,仍然耀眼夺目;不故意接近它,仍指引我前行;不有意丰富它,仍使我们充实。在农村,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像磁铁般吸引他们前行的书屋,承载着他们的梦想,遨游在书海里,通过知识,改变自己。为梦拼搏,为梦付出。有梦的我们,携手共筑农家书屋,让这份文化传承下去,让农家书屋民生工程滋润更多的人。(童孜歆 供稿 殷江林 整理)

(责编:范晓琳、金蕾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