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头乡宁河村位于岳西县西南边陲,曾经是全县最偏远、最贫困、最薄弱的村之一。自岳西县委副书记、县长江春生到村任脱贫攻坚专职书记以来,该村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瓜蒌、蚕桑、流水养鱼等种养植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吴均咏是宁河村的扶贫专干。在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之后,他一直思考着如何发展农业生产增加经济收入?如何带领乡亲尽快脱贫致富?最后,他因地制宜先后自建大小鱼塘6个约3亩。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他成为当地清水鱼养殖能手,带动10多户贫困户参与养鱼,增加家庭收入。
“去年我已经捕捞了一口塘,卖了1万多块钱,价格是市场价格的双倍。今年,我打算再捕捞一口塘,估计还能够卖到1万多元钱,清水养鱼的效益非常好。”吴均咏介绍说。
秋高气爽、瓜熟蒂落。宁河村满山红家庭农场瓜蒌基地里,一个个金黄色、淡绿色的瓜蒌挂在枝头,有的像灯笼、有的像元宝,成片的果子把大山点缀得生气盎然。
“今年瓜蒌长得很好,大概还有20来天就要采摘了,保守估计每亩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今年大概用了500多个工,发放人工工资7万多元,基本上全部是贫困户。”满山红家庭农场负责人吴立新说。
瓜蒌是一种多年生攀缘型葫芦科草本植物,宁河村生态环境优越,适合瓜蒌种植。今年,该村以低效土地入股满山红家庭农场的模式,不仅能够带动贫困户增加务工收入,还能够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今年,我村结合低效土地利用政策,和满山红家庭农场合作,发展瓜蒌30亩,带动贫困户9户户均增收1200元,为集体经济增收1.2万元。照这样下去,我们有信心明年再发展30亩,再次扩大种植规模。”宁河村党支部书记吴小才满怀信心地介绍说。
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回乡创业的青年人。宁河村“两委”坚持党建引领,大力推行能人回乡工程,依托能人回乡就业创业,收集利用发展资源,带动广大群众干事创业,促进贫困群众收入大幅增加。该村80后青年吴锡,曾经和当地的许多青年人一样出打工,从事手饰加工行业,收入非常可观。今年,吴锡积极响应村“两委”的号召,回到家乡创业,把目标瞄准了规模化生猪养殖。
“选择回乡创业,只想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目前,我们养殖场首批已经饲养了200头,目前还正在扩建,最终目标能养殖1000头以上。”宁河村回乡创业青年吴锡介绍说。
近年来,宁河村的产业从弱到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新建桑枝木耳大棚、茶厂、养豚场、养蚕大棚,大力发展瓜蒌、桑叶、生猪养殖等特色种养殖业;完成通村路扩面延伸、通村路升级改造、通组路、水库路、边沟及排水等41公里,修建河道改造、堰渠3.8公里,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公厕、移动信号塔等基础设施。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下,全村干群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人喝上了干净水、家家住上了小楼房、户户通了水泥路,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村集体经济逐步壮大。截至2019年底,全村贫困人口已全部实现稳定脱贫。下一步,我村继续加强党建引领,多措并举,推进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宁河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王靖伟介绍说。
谁曾想到,6年前的宁河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是一个典型的空壳村。如今,通过新建光伏发电站和茶厂、入股分红以及发展桑枝木耳、瓜蒌、蚕桑等方式,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从0元到26.9万元的华丽转身。(吴传攀 陈庆鹏)
党建红丨安徽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办好群众“小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的老旧小区,经改造后旧貌换新颜;长期困扰居民生活的噪音,经调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没有休闲活动场所,经协调后让老有所乐成为常态…… 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党建引领,也是马鞍山市当下“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最生动基层实践。 …【详细】
合肥:三类人员可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记者昨天从合肥市人社局获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可参加合肥市公共职业训练基地2021年免费就业技能培训。 合肥市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的4家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分别是安徽合肥技师学院(新站…【详细】
油价年内第九涨 加满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申佳平)今日(28日)24时,国内油价迎来今年第九次上涨。国家发改委官网显示,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