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9月15日发布题为“有序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增刊(下称《报告》),《报告》称,总体看,中国的LPR改革取得重要成效,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已于2020年8月末顺利完成,转换率超过92%。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继续深化LPR改革,推动实现利率“两轨合一轨”,完善货币政策调控和传导机制,健全基准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体系,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形成新发展格局。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9年8月17日宣布启动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推动降低贷款利率。《报告》称,经过一年来持续推进,LPR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效。一是LPR充分体现了市场化特征。LPR报价逐步下行,发挥了方向性和指导性作用。二是LPR已经成为银行贷款利率的定价基准。金融机构绝大部分新发放贷款已将LPR作为基准定价,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已于2020年8月末顺利完成,转换率超过92%。三是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向贷款利率传导的效率明显增强。贷款利率隐性下限被完全打破,银行内部定价和传导机制的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四是以改革的办法促进降低贷款利率成效显著。企业贷款利率明显下行,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金融结构进一步优化。五是LPR利率衍生品市场迅速发展,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管理手段不断丰富。六是促进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推动存款利率与市场利率也开始逐步并轨。
《报告》还称,总体看,中国的LPR改革取得重要成效,主要有以下经验:一是抓住主要矛盾。厘清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逻辑和思路,牢牢抓住贷款利率这个关键点实现重点突破,带动全局。二是设计科学方案。立足中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体系为主的基本国情,从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入手推动改革,增强LPR对贷款利率的方向性和指导性,带动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并进一步推动存款利率的市场化。三是明确改革进度。对银行运用LPR定价提出既清晰明确又切合实际的时间表,及时推动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有效引导和管理市场预期,避免改革久拖不决形成僵持局面。四是坚持统筹兼顾。既通过改革破解利率传导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又实现降低贷款利率的现实目标,还促进优化金融结构,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记者 张莫)
党建红丨安徽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办好群众“小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的老旧小区,经改造后旧貌换新颜;长期困扰居民生活的噪音,经调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没有休闲活动场所,经协调后让老有所乐成为常态…… 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党建引领,也是马鞍山市当下“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最生动基层实践。 …【详细】
合肥:三类人员可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记者昨天从合肥市人社局获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可参加合肥市公共职业训练基地2021年免费就业技能培训。 合肥市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的4家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分别是安徽合肥技师学院(新站…【详细】
油价年内第九涨 加满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申佳平)今日(28日)24时,国内油价迎来今年第九次上涨。国家发改委官网显示,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