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滁州9月8日电(周坤)九月金秋,硕果累累。7日,滁州市来安县大英镇的一片水稻田里,种植大户杨志拨弄着稻穗,随手扒开一穗儿水稻笑着说:“长势不错,又是个丰收年!”
尽管今年夏季降水偏多,但在“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里,杨志的稻田依然保持稳产高产。面对即将到来的丰收,杨志的笑容,是近年来滁州市来安县持续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生动体现,也是当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鲜活注脚。
俯瞰来安县高标准农田。陶涛摄
“以前这儿田间道路低洼不平,灌溉用水根本引不进来,几乎全是‘望天田’,耕种、收割全部靠人力,全村没几个人愿意种田的。”完成田间管理后,杨志打开了话闸子。
从去年开始,来安县政府部门帮助他们把机耕路、引水渠修到了田间地头,不仅进水排水非常方便,确保了旱涝保收,而且从插秧到收割几乎全程实现了机械化,“种田真成了一件幸福的事!”
据了解,2019年,来安县投入资金11310万元,完成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7.5万亩。来安县农业农村局二级主任科员孙文称,高标准农田让农业生产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水稻单产比项目实施前增加40kg/亩;油菜单产比项目实施前增加20kg/亩;小麦单产比项目实施前增加35kg/亩;促进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230元以上。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来安县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贫困村扶贫产业园相结合,精心打造了一批产业集群,延伸了农业产业链,助推农业产业升级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在来安县杨郢乡的安徽省凤凰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产业园,这里建成了高标准农田示范区2200余亩,用于种植桃树、橘树、车厘子和板栗。同时,杨郢乡整合扶贫专项资金700余万元,建设田园综合体,带动贫困户长期就业12人,每年确保贫困户增加收入5000元至40000元,并且帮助贫困户销售农副产品,增加收入4万多元。
“打工何必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正在板栗种植基地劳作的何宇民是杨郢乡的一位贫困户,他高兴地说,“高标准农田建好后,村里的产业发展起来了,需要大量务工人员,现在我可以在家门口打工了。一年收入有三四万元。”
“今年还将继续完成6万多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孙文说,今后通过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把扶贫产业园建成高标准农田产业扶贫示范区,推进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规模农业发展,“实现村经济实力强,优势产业发展稳,农民收入持续长。”
党建红丨安徽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办好群众“小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的老旧小区,经改造后旧貌换新颜;长期困扰居民生活的噪音,经调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没有休闲活动场所,经协调后让老有所乐成为常态…… 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党建引领,也是马鞍山市当下“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最生动基层实践。 …【详细】
合肥:三类人员可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记者昨天从合肥市人社局获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可参加合肥市公共职业训练基地2021年免费就业技能培训。 合肥市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的4家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分别是安徽合肥技师学院(新站…【详细】
油价年内第九涨 加满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申佳平)今日(28日)24时,国内油价迎来今年第九次上涨。国家发改委官网显示,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