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的“湾”: 时空流转中再现庐州繁华——从水库到国家湿地公园

2020年08月26日09:16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广韵》释:湾,水曲也。《江行无题一百首》和《喻世明言》等文献均有对“湾”的记载,如“一湾斜照水,三版顺风船”“就桥下湾住船,上岸独步”。合肥的“湾”,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建筑文化,沿袭着千百年来的乡风民俗,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时空轮盘的流转,烙刻了无尽的民间轶事和传说,在岁月变迁中呈现出独特靓丽的庐州风情。

管湾:从水库到国家湿地公园

管湾国家湿地公园景色美不胜收

在肥东,有一个管湾国家湿地公园。这个以“湾”命名的“国字号”湿地公园,集旅游休闲、康体健身、生态宜居于一体,被誉为合肥东部城区“后花园”。

梁园镇境内滁河干渠缓缓倾流,景色美不胜收,管湾水库水面开阔,犹如一颗晶莹的明珠镶嵌在茫茫绿海之中。水库水质优良,水面开阔。春有悠悠碧水,萋萋芳草;夏日荷塘月色,沁人心脾;金秋时节,芦荻纷飞;冬雪中,残荷遒劲。四时风光不同。

在管湾水库周边湿地,一个国家湿地公园正在日渐形成。湿地公园位于肥东县梁园镇、牌坊乡、杨店乡等3个乡镇交界处,地处肥东县北部丘陵岗丘区,江淮丘陵区森林生态安全屏障东南侧。规划总面积664.24公顷,其中湿地面积412.81公顷,湿地率62.00%。这里是滁河的源头,湿地公园紧邻滁河干渠,是维持管湾湖周边生物多样性、保障江淮分水岭地区区域生态安全、完善环巢湖地区湿地保护网络的关键区域。其中,管湾湖不仅是合肥的备用水源地,更是肥东县饮用水水源地,承担下游城镇供水及防洪任务。同时,湿地公园内保存良好的陂塘生态系统,展示着古人集雨兴农的智慧,是人与湿地和谐发展的生动范例。区域内河网密布,纵横交错,树木葱茏,风景独特,湿地资源和珍禽物种十分丰富。共记录鸟类14目31科107种,其中小天鹅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安徽省地方重点保护鸟类25种。2016年2月,省林业厅批准同意在此开展省级湿地公园试点工作。

为积极推进环巢湖湿地生态系统建设,充分发挥湿地作为入湖河水“过滤器”功能,肥东县于2016年成功申报管湾国家湿地公园,这也是肥东拥有的第一个“国字号”湿地公园。

受周边人类活动的影响,近年来区域内水体水质下降,管湾湖及周边湿地的鸟类和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面临威胁。根据建设合肥现代化东部新城目标,肥东县决定在确保灌溉、防洪及饮用水源安全的前提下,以管湾湖为主体,北部河流、东部陂塘为补充,启动管湾国家湿地公园建设。

管湾国家湿地公园项目,东起肥东县X30县道,西至管湾湖大坝,南至滁河干渠,北到杨店乡刘集村。项目规划总面积约938.1h㎡,其中水库水面面积约414.7h㎡,陆地规划面积523.4h㎡。湿地公园内主要包括人工湿地和河流湿地两个湿地类,内陆滩涂、永久性河流、库塘湿地三个湿地型。

项目总投资30916.31万元,已开工,预计2021年完工。管湾湿地是全国首个以陂塘文化为主题的湿地公园,目前是全国最大的陂塘湿地群,并且有着1200年的悠久历史。建成以后管湾国家湿地公园有三大定位,第一就是全国以陂塘文化为主题的湿地公园,第二是国际知名研学基地,第三是全国最大的水生植物物种资源库。

通过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的建设,未来的肥东管湾国家湿地公园将成为保育肥东生命之源的生态高地,江淮分水岭湿地文化、陂塘文化宣教示范的窗口,皖中地区库塘—河流复合型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典范。

(责编:马玲玲、金蕾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