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枣巷镇:“安置点临时党支部”化身专业管家团队

2020年07月30日10:15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请各支部委员按照岗位职责,明天重点要做好登记管理、就餐秩序维护、室内卫生、安全消防等工作,各楼层长每天17:00至18:00统一到值班室领取所在楼层人员第二日就餐的饭票,各层楼道间要放置两台饮水机、每间宿舍放上一盒蚊香。”7月26日晚8:00,枣巷中学安置点临时党支部书记朱宗龙正在和支部委员、安置点楼层长开会。

因淮河水位持续上涨,凤阳花园湖行蓄洪区准备启用,枣巷镇在枣巷中学集中安置73户147名灾民。为优化安置点管理,为灾民提供贴心服务,该镇成立了枣巷中学集中安置点临时党支部,划分管理、登记、防疫、秩序维护、安全消防、食品安全等6个小组,细分就餐引导、体温检测、健康护理、情绪安抚、代购代递、红色电影放映、学业辅导等14类“党员责任岗”,21名镇村干部、机关党员干部、卫健人员、普通党员化身“安置点管家”,为灾民提供24小时管理服务。

“我们现在已安装电风扇60台,31台已运至各宿舍,剩余29台根据群众需求可随时送达。”为了使安置群众在闷热的雨季中睡个好觉,晚上8点,物资储备工作人员车丰乐正在紧急帮助工人为集中安置点的群众安装并运送电风扇。

“我们夫妻撤离时只带了一床被子,这里是分男女宿舍住,这可怎么办好呀,不盖被子睡晚上会着凉的。”在接到多名群众反映后,“管家”们立即从枣巷镇敬老院调取150条夏被,当晚就寝前按照人员登记名册完成发放。

“吃了饭,记得还去昨天那个教室找老师,不会做的题目一定要问。”王喜萍在吃饭时叮嘱着8岁的女儿。经排查发现安置点有23名就学儿童,为保障学业进度,党组织对接学校,安排了多名教师,采取了“一对一”“一对多”方式,在安置点辅导孩子学习,还带领孩子们做游戏。嬉闹声中,孩子们忘却了离家的不便和烦恼,在集中安置点开始了别样的学习和生活。

组织广场舞和象棋比赛、开展治安巡逻、加强就餐食品安全监测、消防隐患排查……临时党支部不是单独在战斗,公安、卫生、文化等多部门也联合发力,坚决和灾民们站在一起。

傍晚的凤阳县枣巷中学集中安置点,晚霞映照着飘扬的党旗,三三五五的群众吃完晚饭后,在操场上闲适地散步。“党的政策越来越好,以往的汛期,我们都要四处找地方避灾,现在不仅提前通知我们,还帮我们找学校安置,有肉有菜有饭、有干净的水,还能随时洗上热水澡!”凤阳县枣巷镇黄咀村村民李俊峰和一同散步的安置村民说道。

在安置点,基层组织组织力充分彰显,村民群众深受感动,自觉加入到“临时大家庭”的管理服务中,车杨村村民车光帅自发到安置点为群众播放电影,黄咀村村民左曹官免费为安置点群众理发,安置点302室50多岁的朱永芝主动帮助志愿者打扫卫生、清理杂草,这种点点滴滴、但异常温暖人心的小事,每天都在安置点发生着……(朱敏 缪青松)

(责编:范晓琳、常国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