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黄山区:生态治理工程提升抗洪能力

2020年07月27日14:26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洪水之后的太平湖

7月以来,黄山区全境普降大到暴雨,区内大小河流高水位运行。尤其是7月5日至7日,降雨急骤,雨势迅猛,山洪猛烈。洪灾过后,浦溪河畔的村民和企业家发现,坚固的河堤高效阻挡了洪水,降低了灾后损失;有效的湖保机制保障下,洪水过后的太平湖依然明澈如镜。

“多亏了浦溪河治理”

黄山市黄山区十字畈村民一直生活在浦溪河畔,对于浦溪河是又爱又恨,村民戏称浦溪河犟得很,一到汛季就容易发脾气。

村民谢国强回忆说,小时候有一次浦溪河发水,家中进水,水涨得快,大人把他扛在肩膀上就往外跑,印象十分深刻。后来长大一点只要下雨,第一件事就是扛沙袋堵家门,无一例外。只有今年,水涨得很高,却可以高枕无忧。“多亏了浦溪河治理,我在这里住了50多年了,这是最幸福的一个夏天。”

在浦溪河畔开了一家豆腐店的杜明德,万万没想到,今年7月6日和7日,浦溪河发大水,家中竟安然无恙,小豆腐店照常经营。杜明德兴奋地说道:“你看到那个桥墩的水印了吧,马上上桥面了啊,多亏了浦溪河治理,要不然别说豆腐店了,家都没了。”

在浦溪河畔,新修的护堤坝牢固地锁住了河水,为村民筑起一道安全防护墙。杜明德家的房屋地基低于门口村道,以前路面只要有一点积水,水就会顺着斜坡流进家中。“现在不仅河坝修好了,路面排水也搞好了,所以外面下再大的雨,家里也干干爽爽的。”杜明德说道。

“多亏了浦溪河治理!”走在十字畈村,村民们口头都挂着这句话。村民口中纷纷点赞的浦溪河综合治理工程于2017年4月开启,对7.2公里的浦溪河城区段河道实施了生态岸线建设、滨河湿地建设、生态廊道建设等项目,大大提升了浦溪河的防洪能力。

洪水退后,走在十字畈村,浦溪河温柔地流淌着,盛开着紫色花朵的河岸景观带为浦溪河镶了一道花边,雨还在下着,路面没有积水,干净平整,村庄透出一份宁静安详。

与十字畈村民同样感受的还有在浦溪河畔办企业的卢建章,他说厂离浦溪河很近,洪灾那日看得到河水汹涌澎湃,一直很担心,但溪河治理很是给力。卢建章从毫州来黄山区开酒厂5年了,他说他亲眼见证了浦溪河的河床变宽、河道清淤、环境变美,如今在浦溪河畔办企业更有信心了。

太平湖:洪水之后水清如镜

在浦溪河下游的太平湖,同样经历了洪水,在太平湖畔经营农家乐的刘海健,对太平湖环境保护专项竖起了大拇指。

刘海健一直在太平渔村做农家乐,吃旅游饭。每天开门,第一眼就看见太平湖,太平湖在他眼中是再熟悉不过了。可是,刘海健说这些年的太平湖在他眼中越来越漂亮了。“以往发洪水后,这些湖面全是上游冲下来的垃圾,游客来吃饭肯定受影响,现在大雨之后的水面像水洗了一样。”

为什么洪水之后,主湖面看不到垃圾?在一处湖湾,大量的枯树枝等垃圾被聚集在这里,一辆垃圾打捞车正在打捞着。湖面垃圾及时得到处理,洪水之后的太平湖美丽如初。

自2012年以来,黄山区实施太平湖生态保护专项,用4年时间通过72个生态保护项目对太平湖进行了全面立体的生态保护,让太平湖具有了强大的湖体修复能力。

刘海健手机里有一段视频:7月7日雨过天晴的太平湖,水位很高,湖中一岛的城墙只露出一道边,而湖面如同一面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网民纷纷留言点赞:太平湖水在洪水洗礼之后居然还能如此清澈。(文图/崔艳 陈念 张飞 谭俊)

(责编:刘颖、常国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