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淮河发生2020年第1号洪水,7月20日0时18分,淮河王家坝闸达保证水位,且仍处上涨态势。7月20日8时32分,接国家防总命令,淮河王家坝闸开闸放水,蒙洼蓄洪区启用蓄洪。
据省淮河河道管理局负责人介绍,20日上午,王家坝闸管理处开启第一序列闸门,并根据水闸上下游水位及流态等情况,在确保进洪安全的情况下,依次精准开启后续闸门。上午11时33分,王家坝闸13孔闸门全部提出水面。
据了解,王家坝闸是蒙洼蓄洪区的进洪闸,设计流量为1626立方米每秒,被称为“千里淮河第一闸”。
该段防洪压力为何如此之大?为何要选择在此时开闸蓄洪? “这主要是淮河流域的地理条件决定的。 ”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王家坝闸是淮河上游和中游的交接点,上游地区大多是山区,流经我省后落差大,一旦洪水下泄将会很快到达王家坝闸,同时下游洪泽湖地势还略高于淮河,中下游流至洪泽湖出口落差小,造成淮河水外泄阻力大,容易造成水患灾害。
20日,王家坝超过了29.3米的保证水位,未来几天,雨带将可能从江淮之间北抬至淮河流域,防汛形势将十分严峻,王家坝具备了开闸蓄洪的条件。
位于阜南县的蒙洼蓄洪区,为淮河干流中游第一座蓄滞洪区,总面积180.4平方千米,设计蓄洪水位27.8米,设计蓄洪量7.5亿立方米,可有效缓解淮河流域防汛压力。根据水情遥测信息显示,截至20日12时,王家坝开闸后,水位略有下降,从峰值29.76米落到29.58米后缓慢回涨。
“自1954年至2007年,王家坝闸累计12个年份15次开闸蓄洪,蓄洪总量达75亿立方米,为削减淮河洪峰,确保两淮能源基地、京九和京沪交通大动脉、淮北大堤及沿淮大中城市的防洪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该负责人表示。
洪水汹涌,沿淮多个行蓄洪区启用。13时,姜唐湖行蓄洪区进洪闸和退洪闸同时开启,向姜唐湖行蓄洪区进洪;上午9时至下午3时30分,沿淮流域南润段,邱家湖,上、下六坊堤和董峰湖等行蓄洪区相继启用。
其中,姜唐湖进洪闸是姜唐湖行蓄洪区的进洪口门,行蓄洪区蓄洪库容7.6亿立方米。启用姜唐湖行蓄洪区后,将有效降低正阳关水位,缓解淮河干流防汛压力,保证正阳关以下淮北大堤和工矿城市的防洪安全。
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及时运用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可以起到蓄洪削峰降低淮河干流水位的作用,减轻防洪压力,对全流域防洪减灾有重大意义。
行蓄洪区开启前,当地均作好转移安置工作。 19日晚至20日凌晨,阜南县蒙洼蓄洪区内2000余居民已经撤离。(王弘毅 王恺)
安徽省全力打好“两线作战”防汛救灾硬仗 长江干流全线超警,巢湖超历史最高水位,淮河王家坝出现汛情并逼近保证水位……7月17日晚到19日,我省遭遇持续强降雨,汛情十分严峻。面对强降雨与高水位,我省各地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立足于长江、淮河“两线作战”,全力开…【详细】
安徽14市80县399.2万人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152.7亿元 记者7月19日从安徽省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获悉,7月2日以来,强降雨引发的洪涝灾害造成宣城、铜陵、池州、黄山、安庆、芜湖、马鞍山、滁州等14市80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截至7月19日17时统计,受灾人口399.2万人,紧急转移安置6…【详细】
上半年安徽省进出口同比增长9% 规模居中部第一 7月16日,合肥海关发布了今年上半年安徽省外贸数据。截至6月底,全省共实现进出口额244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增速排名全国第四、保持领先,增幅较前5个月提升1.5个百分点,规模在中部、中西部和全国分别排名第1、第3和第12位。其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