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车来了!”在铜陵市义安区顺安中心小学西校区防汛转移安置点内(原216学校),只要有转移群众的车辆抵达,便有一群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蜂拥而上。他们有的扛起老人的行李,有的扶着老人、打着伞,有的扛起矿泉水、抱起被褥衣物……一趟一趟,脚步不停歇。
姚倩、俞彧、余晨鹏、吕志都是在校大学生,也是这些“红马甲”中的一员。他们本可以在家中吹着空调吃着冰棍享受暑假,但当他们看到团义安区委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义安区暑期大学生志愿者招募令》后,再也坐不住了,毫不犹豫地选择到安置点为转移群众提供志愿服务。接待群众安置、办理入住、整理物资、协助登记……各个角落都有他们的身影。
据统计,截至7月15日,已有40名大学生志愿者到安置点开展志愿服务。“今年是我上大学后的第一个暑假,我希望通过这次在安置点的生活锻炼自己的能力,学习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帮助安置点的转移群众做力所能及的小事。”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的俞彧第一次做志愿者,连日来,每天早上8时她就到达安置点,开始忙碌起来,在不同楼层分发物资,来回奔波。
据了解,此次安排在顺安中心小学西校区的大学生志愿者平均年龄才19岁,都是1998年以后出生的孩子。“这两天我听到许多人谈论1998年大水,那个时候我还没出生,没有感触,但这次是我亲身经历,看到安置点里的爷爷奶奶,我想起了我的爷爷奶奶,长辈们呵护我们成长,现在我们保护他们平安。”说这段话的女生叫姚倩,是黄山学院一名大二的学生。记者采访时,她正在和一位素不相识的奶奶说话。老人耳朵不好使,她就凑近了大声和她聊天。
姚倩说,自己刚来时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干什么。现在,记者在安置点看到她贴心地问老人要什么,帮安置点的群众打开水,和她负责楼层的孩子一起读书、教小朋友写暑假作业,做起事来有条不紊。
就在记者采访间隙,又一辆转移群众的车驶入校园,姚倩和其他“红马甲”们一起冲了上去,扛起转移群众的包裹,朝安置教室奔去……(钟昕)
党建红丨安徽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办好群众“小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的老旧小区,经改造后旧貌换新颜;长期困扰居民生活的噪音,经调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没有休闲活动场所,经协调后让老有所乐成为常态…… 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党建引领,也是马鞍山市当下“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最生动基层实践。 …【详细】
合肥:三类人员可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记者昨天从合肥市人社局获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可参加合肥市公共职业训练基地2021年免费就业技能培训。 合肥市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的4家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分别是安徽合肥技师学院(新站…【详细】
油价年内第九涨 加满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申佳平)今日(28日)24时,国内油价迎来今年第九次上涨。国家发改委官网显示,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