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被水毁明代老大桥 将适时予以修复

2020年07月10日18:36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人民网黄山7月10日电(汪瑞华 李希蒙 陈若天)受持续强降雨引发的洪水冲刷及长时间高水位浸泡影响,7月7日9点35分左右,位于黄山市屯溪老街口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镇海桥1处桥墩遭水毁,之后桥面出现垮塌,桥墩受损严重。

灾情发生后,黄山市屯溪区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对镇海桥附近人员即刻疏散,封闭桥梁人车通行;同时对附近有关路段提前疏导,临近路段临时关闭。

目前警戒线、隔离档、安全提示牌全部安装设置到位,相关路段由专人密集巡查,确保行人车辆安全。

今天下午,人民网安徽频道从黄山市政府了解到,该市将严格按照文物管理的相关规定,修复镇海桥。

7月7日、8日,安徽省文物局主要负责人、古桥梁专家、古建专家等已赶赴现场察看。黄山市水利、住建等部门已组织市水利勘测设计院进行现场勘测、论证,7月8日下午提出镇海桥两端受损护岸当期抢险避害及近期维护加固方案,即将开展抢险加固工作,防止发生次生灾害。

据介绍,由于镇海桥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山市文旅局和屯溪区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已着手搜集镇海桥文物相关资料,并对接国家和安徽省文物局,邀请古桥梁专家、古建专家第一时间进行现场观测和评估,下一步将着手组织专家团队在水位下降后立即对镇海桥文物价值的水毁情况进行充分论证,结合文物保护、交通、水利等各方面因素,研究制定修复方案。

目前洪水持续高水位,暂时无法详细勘测具体受损数据,市区文物部门将联合水利、住建、自然资源与规划等部门,严密跟进、持续观测,待条件允许立即详勘,并适时对镇海桥原有构件组织打捞,尽最大可能收存原有建筑构件、材料。

镇海桥又称“老大桥”,位于屯溪区黎阳镇,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全长131米,桥面宽7.53米,为六墩七孔石质拱桥,拱圈高10米,墩距13至15米不等。2012年6月,镇海桥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海桥因处于横江与率水汇流处,易受水流冲击,历史上曾经四次重修重建,其中,清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因洪水冲毁重建;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再次冲毁修建,并命名为“镇海桥”;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四座桥墩受损修复;1990年前后,修复西端受损桥墩,翻修破损桥面。

(责编:关飞、郭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