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避免雨天触电不能只靠“减少外出”
7月6日,武汉警方通报,汤逊湖社区一男子在社区内意外触电不幸身亡。街道办、公安及社区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善后处理。事发后,小区内路灯的电源总闸已关闭。有关方面提醒,近期雷暴雨较多,居民请尽量减少外出、尽量不要外出。
减少外出的提醒是善意的,目的是降低发生意外的概率,不过要从根本上减少意外触电的事故, 除了减少出行,还应分析触发电路安全隐患的原因。触电这种事故,最让人想不通的是,为什么会有漏电问题?为什么没有有效的防护设施,比如漏电保护器?是否存在防范设施失灵?
暴雨是天灾,而触电事故往往是人祸。近年来,一些地方发生雨天触电致人死亡事故,发生的地点有小区、广场、街道,也有公交车站等区域。而且即便是晴天,也出现过景观灯、喷水池、灯杆漏电夺命事故,“公共区域触电身亡”现象让人忧心。越是这样就越说明,解决触电事故不能仅依靠“减少市民出行”。
毕竟公共设施的安全性,不能让公众用生命检验。换句话说,触电事故是一种责任事故,应当有人为事故、为人员伤亡承担责任。事故的善后处理也不能只是经济赔偿。赔偿是必要的,可如果赔偿就能够替代甚至掩盖管理责任问题,下一次事故的发生或许仍将不远。
一个最简单的常识是,电器设施建设从设计、施工到验收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日常管理,每个环节都与公众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认真操作、严格管理,就是对生命负责。因此,每次事后能否认真调查原因、追究责任、吸取教训,也关乎对公众生命的态度。眼下正是雨季,大雨小雨暴雨一场接一场,对于电器设施安全系数脆弱的地方、社区的公众来说,出行的风险也随之上升。这种情况下,建议相关部门立即采取干预措施,对公共电器设施进行安全大检查,该修缮的修缮,该弥补设计不足的赶快弥补,该加装防护设施比如漏电保护器的要赶紧加装。
未雨绸缪总是胜过亡羊补牢。希望各地在防范避免“雨天触电”问题上,不要再度步入“不出事不重视”的陷阱里了。事实上,把处理问题的时间迁移到出事前,才叫“第一时间”,而出事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这种“第一时间”的意义已经大打折扣了。
对接沪苏浙,安徽计划新建这3条高铁 按照最新安排,今年安徽省将计划新开工3条对接沪苏浙的高速铁路项目。 合肥-新沂高铁项目可研报告已批复。该项目南端与在建合安九等高铁联通,北接京沪高铁第二通道、徐连高铁和沿海高铁,可构成华南、西南经合肥至京津冀、山东半岛等地区的客运大通道…【详细】
橙色预警!强降水持续来袭 暴雨预警升级 ——入梅以来我省暴雨强度大、范围广,具有极端性强、局部灾情明显特点 暴雨凶猛,汛情紧急! 7月5日11时,省气象局将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而此前,7月4日该响应已经从四级变更为三级…【详细】
安徽力争跻身全国线上经济发展先进行列 推进“电商安徽”建设、加强继续教育在线平台建设……近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线上经济发展的意见》,明确安徽将在智能制造、在线新零售、在线教育等领域推出一批线上经济应用型场景,打造一批线上经济品牌产品和服务。 鼓励传统菜场、餐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