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国市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吸引力”的理念,着力打造亲商安商的投资环境、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宜居宜业的平台环境、内外畅联的开放环境、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以降本减税为抓手,打造亲商安商的投资环境。大力推进涉审中介服务“网上超市”和“实体超市”建设,建立入驻中介机构考核与退出机制。疫情期间,在全省率先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政策十六条,要求各银行机构对受疫情影响较大、暂时出现还款困难的企业,采取延期还款、分期还款等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在6个月内不得盲目抽贷、压贷、断贷。不断完善银企对接服务模式,为受疫情影响有应急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融资牵线搭桥,通过“云税贷”、“税融通”等项目为企业解决资金需求超1.29亿元。一季度,全市123个重点项目中,50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68个新开工项目已开工26个,开复工率位居全省前列。
以深化改革为统揽,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整合筹建了宁国市“市民之家”,原政务服务大厅、各分大厅、房管局等整建制入驻,真正实现“进一家门办百家事”。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进线上线下办理,打造全覆盖的政务服务工作网络。截至目前,共划转“即办件”155项,实行网上办件23000余件,企业开办审批时限压缩80%以上,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1509个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首推161项“一证通办”事项。1-4月份,该市新设企业360家,95%的新设立企业均通过安徽政务服务网申报审批。实行个体工商户实行电话预约办照359户,梳理“非接触式”网上办税清单共185个涉税缴费事项,累计办理“网上申领、邮寄发票”业务50余笔。
以产城融合为指引,打造宜居宜业的平台环境。以宁国经开区(港口产业园)为基础,以中德智造小镇为引领,以特色工业集中区为补充,着力构建主业明晰、重点突出、特色明显、错位发展的产业集群发展载体平台,努力提升产业承载力和集聚度。在2019年全国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宁国经开区位列全国第80位(共219家)、全省第5位(共12家)。依托“宁国智谷”,进一步发挥华测密封件、省级耐磨铸件检验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作用,着力构建覆盖该市汽车零部件、耐磨铸件、电子元器件三大主导产业的科技创新、质量认证等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自主创新、产品出口等精准服务,实现公共科技资源与集群企业的集成、互动、共享。并按照“东改西提、南扩北进”的发展思路,将城市划为七大板块分片打造,明确投资定位、凸显投资价值。
以互融互通为目标,打造内外畅联的开放环境。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G60科创走廊建设等重大机遇,全方位对外宣传推介、开展招商引资,加快融入“苏浙沪”经济圈。疫情期间创新工作举措,变线下“面对面”到线上“屏对屏”,采取“企业、客商线上大走访”、“云洽谈、不见面签约”、宣传推介一系列“暖企”政策等方式,确保招商不“断线”。1-4月份,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数30个,较去年同期增长30%,其中总投资20亿元的山虎机械、15亿元的永电智创城等一批体量大、牵动性强的好项目顺利签约落地。
以五维共治为依托,打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全面推进构建村级组织治理、基层协商治理、“微权力”治理、新型社区治理、文化生态治理“五维共治”基层治理新模式,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机制,努力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深入开展“平安宁国”建设,加快推进“天网工程”建设,建成公安视频监控点2900个,实现城市、集镇、农村公共部位全覆盖。近三年以来,全市各类刑事案件发案数下降22.7%,公众安全感位居全省前列,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项“长安杯”。(柯宁)
党建红丨安徽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办好群众“小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的老旧小区,经改造后旧貌换新颜;长期困扰居民生活的噪音,经调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没有休闲活动场所,经协调后让老有所乐成为常态…… 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党建引领,也是马鞍山市当下“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最生动基层实践。 …【详细】
合肥:三类人员可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记者昨天从合肥市人社局获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可参加合肥市公共职业训练基地2021年免费就业技能培训。 合肥市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的4家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分别是安徽合肥技师学院(新站…【详细】
油价年内第九涨 加满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申佳平)今日(28日)24时,国内油价迎来今年第九次上涨。国家发改委官网显示,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