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下好创新“先手棋”壮大发展新动能

2020年05月23日06:54  来源:安徽日报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大量科技创新成果在为战“疫”提供强有力支持的同时,也为复工复产注入“加速度”。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我省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夯实根基,创造更多“从0到1”

探索未知世界奥秘、揭示重要机制机理的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基石。近年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四年来,我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着力下好创新“先手棋”,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悟空”探秘、“墨子”传信、“高分”观测、“人造太阳”刷新世界纪录,量子通信、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光源、聚变能等全球领先;自主研发投产的动态随机存储芯片在全国率先面世;全国首块自主研制的8.5代超薄浮法玻璃基板下线;特种缓冲吸能材料成功应用于“嫦娥四号”,安徽创新正在从“跟跑并跑”迈向“并跑领跑”。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 ”全国人大代表罗平表示,我们将坚持把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作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充分发挥“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的优势,统筹加强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区域创新、制度创新,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一些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全国人大代表彭寿认为,要大力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牢牢掌握科技竞争主动权,离不开原发性创新,需要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在全国政协委员郑永飞看来,原发性创新过程掺不得半点水分、容不得半点浮夸,必须真真切切地沉下心来,厚积薄发。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强化措施保障,更加有力地支持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潜心钻研,对“板凳甘坐十年冷”的专心专注给予更多尊重和褒奖。

“沿途下蛋”,科技研发行稳致远

无论基础创新还是技术创新,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才能实现创新价值。近年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四年来,我省科技成果加速落地开花: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签约项目8成以上成功落地,网上技术市场平台不断完善,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建成运行,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机器人、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芯屏器合”产业体系成为安徽创新的崭新名片。安徽省24个重大新兴产业基地,牵头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037件,2019年实现产值7027.7亿元、同比增长13.4%,成为安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经济‘并驾齐驱’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全国政协委员万宝年表示,当前我国科研机构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快速增长、质量不断提升,但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仍然存在“重学术、轻转化”“接不住、用不了”等问题。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打造产业发展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组建更多“政产学研用金”一体化新型研发机构,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促进量子科技、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前沿科技研发“沿途下蛋”,让创新创造的活力进一步迸发。

“疫情防控期间,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医疗服务、科研攻关、在线教育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消费习惯将会延续下去,形成对新基建的强烈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刘庆峰建议,更好发挥人工智能在新基建中的重要作用,让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同大数据和互联网结合起来,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产业发展,标准先行,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谁把握住了标准,谁就牢牢占据市场竞争主动权。全国人大代表尹同跃建议,针对全球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汽车标准体系与共性技术壁垒进行研究,建立中国汽车的技术新标准,助力中国汽车核心技术实力的进一步突破、升级,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发展。

“强大磁场”,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提出科技强省建设“三步走”目标,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实施省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成长行动,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全面激发科技创新主体活力……近年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四年来,我省完善政策保障体系,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着力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人才是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 “合肥已有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和同步辐射三个大科学装置,还有多个大科学装置在建。发挥好大科学装置集群的作用,必须有自主的先进科学仪器产业和相应人才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魏臻认为,应聚焦解决“卡脖子”问题,制定关键核心技术和仪器仪表目录,对本土仪器仪表制造企业给予扶持,同时积极引进和培养感知技术、仪器分析技术等方面高端人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全国人大代表王容川说,依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更好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要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持续加大对知识产权违法典型案例的普法宣传,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浓厚氛围,为各类创新人才创造更多知识价值提供良好环境。 加快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以及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芜湖等城市科创圈建设,是长三角一体化应有之义。全国政协委员许礼进建议,强化顶层设计,加快编制和细化相关规划方案,建立落实规划工作协调机制,着力研究破解相关难点、堵点。围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卡脖子”问题,在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长三角合作专项,开展重大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充分集聚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李跃波 吴林红 聂扬飞 汪国梁)

(责编:范晓琳、郭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