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合肥】千古佳人话传奇 庐州代有才女出——赤阑桥畔姐妹花

2020年05月14日14:07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合肥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文脉昌盛、人才辈出,

从灿若星辰的历史文化名人名单中

就可窥见一斑。

合肥历史上的英雄、才子不断涌现,

佳人、才女也层出不穷。

她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年代,

但都历经传奇,

书写出属于自己的一代芳华人生。

合肥有个著名的地方“赤阑桥”,桥已无存,旧址在今环城南路以北的桐城路北。这个地名早已名扬海内外,并成为文人们津津乐道之地,这与南宋著名文学家、音乐家姜夔有着莫大的关系。姜夔的一生行迹中,与合肥曾结下不解之缘,他将爱情留在了合肥,并对恋人终生不忘。而他的恋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是两位多才多艺的合肥姐妹花。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江西鄱阳人,出身仕宦,“少小知名翰墨场”。少年诗人客游江淮大地,探访南宋边城合肥,感慨“裴回望神州,沉叹英雄寡”!

我们的故事由此开始了~

800多年前,合肥满城巷陌,皆种杨柳,“秋风起,边城一片离索。马嘶渐远,人归甚处,戍楼吹角。情怀正恶。”这样落寞与伤怀的小城却悄然温暖着姜夔的漂泊之心。正当姜夔热忱满腔却报国无门之时,在赤阑桥畔偶遇知音,结识了两位多才多艺的歌女,同是天涯沦落人,共同的命运让姜夔与这两位妙龄女子情愫相牵,歌声、笑声更荡尽满心的疲惫。

这对姐妹正当青春年华,多情的姜夔和她们一起“笛里关山,柳下坊陌”,“曾共西楼雅集”,“小帘灯火屡题诗”。姜夔与琵琶女大乔志趣相投,心灵相通,“沉香火里笙箫合”,由知音而两心契合,结下了生死之恋。

此后十多年间,姜夔数次来到合肥赤阑桥,最长的时间待了一年多,最少也是待一两个月,在赤阑桥宅与大乔小乔厮守相恋,制曲演奏,切磋音乐。或在筝笛浦、淝河、巢湖,荡舟歌咏,或在烛影摇红中亲密絮语,倾诉衷肠。大乔小乔为他缝补衣衫,嘘寒问暖,体贴入微。

世事离乱,一介布衣的姜夔不得不“长与行云共一舟。零落江南不自由”,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因而,他和她们的相逢似乎注定就是为了别离。

姜夔少孤,人品清高,耿介拔俗,怀才不遇而长期漂泊。姜夔与她们彼此深爱,他是一心想赎出两位歌女结为伉俪,无奈囊中羞涩,生计清贫。因无力救助知音摆脱歌女生涯以践“旧约”之盟而含恨终身。相思之苦,离别之恨,便成为贯穿其诗词创作最主要、最持久的主题,因而,真切感人、至善至美。他感叹“零落江南不自由”;“南去北来何事,荡湘云楚水,目极伤心”;“北望淮楚”,“算潮水、知人最苦”!他心系合肥故地,梦绕赤阑桥,惊看“旧时夜色”,倾听“琵琶解语”,“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新诗漫与。好风景、长是暗度。故人知否。抱幽恨难语”。

合肥也从此成了姜夔永远的眷念,在姜夔留下的80多首词作中,竟有20多首(今人考证为50多首)是与合肥相关的。这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是不多见的。显然,无论身在何处,无论相隔多远,姜夔早已将自己的精神归宿定格在了这个“杨柳依依”的小城。

赤阑桥畔的爱情故事,是布衣词人与女艺人之间的平等、纯真、专一的生死恋,缠绵悱恻,直到生命的尽头。在后世合肥人的口头创作中,又以此为题材,演绎出了多种版本的才子佳人式的民间传说。

历史沧桑,斗转星移,800 年前的这一地带已演变成现今桐城路从合肥老八中至月潭庵的一段。为弘扬历史文化,市园林部门于2000年发文公布:桐城路桥更名为赤阑桥。

○位于赤阑桥附近的《白石知音》浮雕壁画

 

○《白石知音》壁画传神地塑造出女子抚琴和弹琵琶的动人画面

 

为纪念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词人姜夔在庐州古城留下的这段凄美故事,合肥城建部门在桐城路与芜湖路交口,即赤阑桥之南,建造了高约 4 米,宽长约 50 米的大型浮雕诗词壁画《白石知音》,表现这段历史久远的遗事。浮雕上雕刻着姜夔所作的诗词,还传神地塑造出女子抚琴和弹琵琶的动人画面。姜夔与红颜知己相聚甚欢,但几经与恋人的聚散分离后,终再未见面。

来源:文艺合肥

(责编:郭宇、关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