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高中生调查:中国高中生在线学习态度最积极

2020年05月14日09:21  来源:中国青年报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线学习成为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教育信息化在推进教育现代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技术手段推动着教育的变革,教育环境、教育供给、教育治理和人才培养模式都在其影响下向着内涵式发展的方向演进。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美日韩高中生在线学习比较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比起美日韩三国高中生,中国高中生对在线学习的态度最积极。对于在线学习,中国高中生期待较多的五个方面分别是:高品质的课程(69.1%)、使用方法的辅导(58.1%)、可以集中精力的环境(55.7%)、配合个性的学习内容(55.2%)和提供内容丰富的课程(54.6%)。

中国高中生在线学习态度最积极

在线学习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和协商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态度的作用很关键。在一些高中生积极进行在线学习的同时,也有部分高中生由于对在线学习存在各种担忧,或学习需求无法被满足等原因,对在线学习的利用率偏低。

报告显示,四国高中生多数对在线学习持积极态度,中国高中生表现尤为突出。87.1%的中国高中生同意“在线学习很重要”的说法,91.2%的中国高中生同意“在线学习很有趣”的说法,比例均高于其他三国。

对在线学习特点的认知,中国高中生的态度同样也是最积极的。94.2%的中国高中生同意“在线学习能拓展知识面”的说法,86.8%的中国高中生认为“在线学习可以听到一流老师的课”,91.2%的中国高中生同意“在线学习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很方便”,88.1%的中国高中生认同“在线学习易于自主学习”,85.9%的中国高中生认同“在线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关于使用在线学习的主要理由,报告显示,中国高中生选择较多的5项是:补习课堂内容、扩充知识、为了考试、对课内课程的提高或延展和兴趣学习,选择率超过或接近半数。与其他三国相比,中国高中生为了兴趣使用在线学习的比例较高。

至于不使用在线学习的原因,报告显示,中国高中生选择较多的5项是:没有时间、无法集中精力、不擅长网上学习、不了解有什么样的资源和学习效果不好。四国高中生相比,中国和美国高中生对“没有时间”的选择率最高,反映出高中生学习负担较重的现实。

研究同时发现,很多学生在线学习时,感觉网络上五花八门的信息虽然能带来多元化的感官刺激,但是长时间面对屏幕上的链接、图片、弹幕,也容易使他们分心,从而陷入信息迷航的状态。在线学习存在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具有离散性、学习过程具有随意性,学习时间也常常不够连续。面对这种不同于课堂与学校的学习方式,成年人要注意培养青少年科学的知识观,加强对青少年在线学习策略和技能的指导,促进青少年进行深度在线学习,提高在线学习的效果。

要为在线学习者提供有用的、高品质的课程

在线学习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报告显示,使用在线学习的中国高中生,对在线学习条件期待较多的五个方面分别是:高品质的课程(69.1%)、使用方法的辅导(58.1%)、可以集中精力的环境(55.7%)、配合个性的学习内容(55.2%)和提供内容丰富的课程(54.6%)。与其他三国比较而言,中国高中生多数选项的选择率都偏高。这表明中国高中生对在线学习有积极的期盼,同时也从一个侧面看到我国在线教育还存在不足。

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在线学习在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挑战。对在线学习有什么担忧?报告显示,四国利用在线学习的高中生都有相似的担忧,视力下降、对网络的依赖和不去努力自己解决问题等3个选项,在各国高中生的选择率中均排前五。

对在线课程的理解和掌握进行比较发现,经常“能够理解和掌握在线学习的课程内容”的中国高中生为34.9%,排第三,比例低于日本高中生(50.9%)和美国高中生(41.1%)。研究认为,在线课程是否易于理解和掌握可能反映了课程设计、平台设计上的差异,也可能与高中生自身的在线学习策略有关。

在课程质量方面,研究指出,要为在线学习者提供有用的、高品质的课程,需要对青少年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学习评价因素等进行研究,结合青少年易于接纳的特点,多学科合作,构建适合不同圈层青少年的高品质课程体系。此外,还要注意整合在线课程资源,使青少年共享优质在线学习资源,使已有课程资源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在个性化学习方面,一些在线学习平台会通过“算法”技术,动态地向青少年推送个性化的在线学习内容,虽然解决了在线学习资源同质化的问题,但也易使青少年陷入“信息茧房”的束缚。教育工作者、技术行业专家、青少年权益保护者等需多方联手,提供个性化服务,突破“信息茧房”的束缚,为青少年定制个性化学习路径与内容。

大数据的学习平台为青少年提供了灵活的学习环境和海量的学习资源,但青少年还需要来自家长和老师的支持、来自同伴的互助等。如何通过平台技术将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的各方纳入这个体系中,如何将政策、资金、师资、技术、人力等多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如何将自主开发和共建共享结合起来,如何从人员、资源、活动、评价等方面给予系统性的支持,这些还是未来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话题。

赵霞 孙宏艳 张旭东

(责编:刘颖、关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