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大头娃娃”:不能等媒体曝光后才重视

宫礼

2020年05月14日16:22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湖南郴州有母婴店将蛋白固体饮料冒充婴幼儿奶粉进行销售欺骗消费者,导致多名幼儿患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示,此举涉嫌消费欺诈。该局高度重视,责成湖南省市场监管部门对涉事商家进行彻查,依法从严从重处罚。

相关部门称此事为“湖南郴州奶粉事件”,而公众和媒体则直指为“大头娃娃”事件。很多人用“坑害孩子”“荼毒生灵”“残害祖国的未来”这样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愤怒。

十多年前,贻害各地的“大头娃娃”事件,成为国人心中的痛。提到假冒、劣质奶粉,很多家长心有余悸。

事隔多年,我们以为那些生产、销售企业已经良心发现、痛改前非了。不料,湖南郴州出现的“大头娃娃”奶粉事件,再次击穿食品安全底线。

这些年,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我们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出台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采取的措施越来越严,但为什么这样的事情还是一再发生呢?

残酷现实的背后,有几大问题值得快速查明、及时处置:

首先是事件中隐藏的灰色利益链。此事涉及范围广、影响时间长,从生产、包装到宣传、销售,涉及厂家、商家、销售人员等多个环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据媒体报道,不少家长是在医院看病时,由医生推荐后去购买这种固体饮料的。一小罐这种饮料,售价近300元,比进口奶粉还要贵。这不由得让人怀疑,这众多环节是否存在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形成了一个利益链条?这就需要多个职能部门多管齐下,联合调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

要知道,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不仅仅是商品、不仅仅是生意,更是一份良心、一份责任、一份使命和担当。你可以谋财,但不能害命啊。

其次,这个事件表明监管上的漏洞依然存在。这么多年,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等,各类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不可谓不多,举措不可谓不严,但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悲剧呢?这表明,制度上的不完善、举措上的不得力、惩处上的不严厉等现象,依然存在。口号喊得很响,战役却没有打响。

最后一点,是“媒体曝光后才重视”这一现象凸显的是监管不作为。从2004年的“大头娃娃”开始,到今天的郴州奶粉事件,无一不是经过媒体曝光后,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

新闻媒体发挥监督作用,但绝不代表监管部门可以“退居二线”、规避责任。要知道,监管部门才是“第一守门人”。

我们看到,此事经媒体密集报道、公众聚焦关注后,相关监管部门开始“高度重视”“进行彻查”。公众不禁要问,媒体曝光前,你们干吗去了?对不法行为进行日常监管,本来就是你部门的份内之事,为什么非得等到被曝光才去“高度重视”?这中间,有没有玩忽职守,有没有渎职失职?

如果良知、责任不能喊醒那些装睡的人,那只能用法律的鞭子狠狠地抽醒他们!不仅仅抽打那些意图不轨的企业,也要抽打那些监管部门。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让生产、销售企业守住法律的底线,让监管部门真正担负起责任,把食品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责编:金蕾欣、关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