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农村真正好,抬腿就能上公交。土特产品运输快,路畅民欢夸‘四好’。”这几句顺口溜,是叶集区姚李镇百姓心里的感慨。同时,也是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乡村振兴,百姓生活和美的一个缩影。
春末时节,大地披绿,槐花飘香。驱车走在六安市叶集区6个乡镇街的“村村通”道路上。一辆辆公交车从宽阔的村道上缓缓而过,透过车窗玻璃,看到车内一张张洋溢幸福的笑脸。
四好路“活”了乡村
多年来,农村泥巴路、砂石路一直是困扰在农民心头的一块“心病”,成了束缚农民致富的“瓶颈”。近年来,六安市叶集区抢抓机遇,高起点规划,大力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了乡村振兴与乡村文明的步伐。
该区积极构建“公路+脱贫攻坚”发展模式,全面实施公交优先战略,重点补足贫困村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实现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的新格局。截至目前,该区建有1个公交枢纽站,3个公交换乘中心,建有158个乡村公交候车亭(点),开通11条公交线路,全区77个行政村(社区)实现公交全覆盖,通达率100%。推进“公路+现代农业”。重点贫困村姚李镇合兴村发挥顾王路辐射作用,促进了该村发展“小南瓜”、猕猴桃等特色种植业,该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已突破20万元。着力改善“江淮果岭”路网建设。位于果岭核心区的平岗街道,在水果交易季节,上万名游客到来,日交易量上千吨,还带动了周边乡村饭店、农庄日益火爆。重点贫困村姚李镇漫山红村依托“江淮果岭”便捷交通,引进总投资额近8亿元的“林光互补”项目。推进“公路+电商物流”。全区共建有63个电商网点,其中综合服务网点12个,便民网点51个。截至目前,今年电商网点上行总额达180万元。
“以往,俺们离镇区较远,种植的蔬菜、瓜果,养殖的鱼虾由于路不通,不能及时运出去,孩子们上学很不方便,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俺们村不仅路修通了,还通了公交车,人车进出十分方便,种植的农产品可以及时用大货车运输出去卖个好价钱。”漫山红村贫困群众李茂松说。
四好路“美”了乡貌
该区建立区、乡、村三级路长体系,区和乡镇街分别成立“四好”农村路建设领导组和路长制办公室,并将路长制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管理。制定路长制和专管员规章制度,明确路长及相关成员单位职责。全区94名路长和222名道路专管员定期对区内1100公里农村道路进行巡查,负责协调解决巡察中发现的问题。为进一步优化路域环境,该区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集中清理道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破旧、废弃建筑,整合规范各类标识标牌和杆线,改善提升沿线绿化效果,并完成路面保洁市场化运作。四年来,共投入道路养护及管理资金1900余万元,基本实现农村公路“畅通、安全、舒适、美丽”的目标。
四好路“亲”了乡情
路通了,回乡情更切!在外打拼的人们回来的次数多了。住在外地的亲友走动也频繁了。“以往,俺们想去六安城里,走亲戚看朋友,购买一些稀罕物品很不容易。眼下,公交直通到村,俺们出门只花一元钱就行了。”姚李镇双红村民陶德阔说。陶德阔有几家亲戚都住在六安城里,以往由于车费贵,来往稀少。现在,公交车不仅全区畅通,还直达六安,而且车票只需要一元钱。亲戚相聚时间也多了,亲情也更加融洽了。(张正富 程度厚)
党建红丨安徽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办好群众“小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的老旧小区,经改造后旧貌换新颜;长期困扰居民生活的噪音,经调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没有休闲活动场所,经协调后让老有所乐成为常态…… 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党建引领,也是马鞍山市当下“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最生动基层实践。 …【详细】
合肥:三类人员可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记者昨天从合肥市人社局获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可参加合肥市公共职业训练基地2021年免费就业技能培训。 合肥市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的4家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分别是安徽合肥技师学院(新站…【详细】
油价年内第九涨 加满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申佳平)今日(28日)24时,国内油价迎来今年第九次上涨。国家发改委官网显示,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