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大修、小件大换,上门费、开机费、检测费等层层收费屡见不鲜,家电售后维修的“花式套路”让消费者很“受伤”。新华社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尽管消费者频频投诉,这些售后维修乱象依旧在上演,问题积重难返,而且一些正规品牌也搞“山寨维修”。(4月21日《经济参考报》)
“重售出,轻售后”是家电行业存在了多年的顽疾。消费者购买家电时,销售商往往吹得“天花乱坠”,售后承诺也“完美无缺”。不过不少消费者使用家电出现问题需要维修时,则要付出高昂的维修成本,既包括经济成本,也包括时间成本等。
此前,从“3·15晚会”到消协组织等,已多次曝光家电维修乱象,但舆论监督没有能改变这类乱象。虽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三包规定》《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等法律法规对相关各方都有约束,但制度的落实情况很不理想。
从某种程度来说,家电维修问题仍在升级。不仅存在收费问题,还存在部分维修点“踪迹难寻”“人去楼空”,造成消费者要付出交通、时间等成本。而“消失的维修点”竟然发布在大品牌官网上,让人无法理解。可见“轻售后”到了何种程度。
更离谱的是,一些正规品牌也搞“山寨维修”。一些家电品牌代理商在卖给消费者产品时,会附上官方维修号码。商家嘴上说这是正规厂家维修,若家电真出了问题,上门的却是“山寨维修”。
毋庸置疑,没有一个消费者愿意碰到“山寨维修”。原因很简单,“山寨维修”在收费方面是否公平合理很难保证,而且维修的效果也让人不太放心,维修后如果再出现问题,则有可能付出更多维修成本、折腾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将难以承受。
其实,正规品牌厂商搞“山寨维修”是一种“砸牌子”的做法。虽然搞“山寨维修”可以降低售后成本,但“山寨维修”上门服务本身就拉低了正规品牌的价值,如果还存在乱收费、维修效果差等问题,正规品牌的形象更容易被“山寨维修”搞砸。
这类正规品牌厂商可能天真地以为,自己搞“山寨维修”消费者不会识破,这还真是小瞧了消费者。如果这类商家还认为搞“山寨维修”不会影响自身品牌形象和销售,恐怕打错了算盘,因为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都会投诉维权,令这些正规品牌形象很危险。
正规品牌别“因小失大”,不要为了售后省钱而搞砸品牌形象。家电市场竞争,虽然价格是主要竞争手段,但品牌竞争不容忽视,因为大部分消费者买家电不仅想省钱,更不想“买麻烦”,而质量问题、维修问题都会增加消费者的麻烦。
希望品牌家电厂商主动改变“重售出,轻售后”的弊病,让包括维修在内的售后服务为品牌形象加分而不是减分。同时,也希望政策和法律层面有所作为,通过规范家电售后维修领域,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家电企业售后服务早日回归健康状态。
目前,至少应从两方面做起:其一,对家电产品返修率、维修情况进行监测、统计和发布,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倒逼商家提升质量减少维修。其二,对乱收费、山寨维修、踪迹难寻等维修问题进行常态化治理,依法从严处罚违规商家。
此外,消费者也要积极维权。只有消费者依法积极维权,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维权各环节有效运作,有力遏制维修中的各种违规违法乱象。
安徽高校5月6日起分批返校 4月20日,安徽省教育厅发布《2020年春季学期全省高校学生返校安排通告》,我省省属高校师生将从5月6日起分批返校,境外师生员工暂不返校。 根据该通告,5月6日,符合要求的高校研究生和毕业年级学生返校。第一批学生返校后1至2周,由各高校…【详细】
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 同比下降14.3% 财政部20日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984亿元,同比下降14.3%。 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157亿元,同比下降16.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24827亿元,同比下降12.3%。全国税收收入39029…【详细】
“五一”去哪玩?合肥发布12条精品自驾线路 “五一”假期越来越近,因为疫情这个假期又变得有些特殊。今天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了12条精品自驾线路,既能引导游客安全出行,又能助力文旅复苏。合肥市文旅局也再次提醒市民增强防疫意识,积极培养分时段预约参观的习惯,根据自身实际科学规划游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