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效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疫情传播,安徽法院系统全面启用网络诉讼服务功能,让当事人足不出户,解决纠纷。
化纠纷,法官电话“云调解”
“法官,我在湖北没法回去,为这个案件都急坏了。没想到您几个电话就帮我调解了,真是太感谢了!”2月12日,芜湖市三山区人民法院法官采取电话调解的方式,顺利化解了一起离婚纠纷,身处湖北省孝感市的当事人周某知晓后,在电话中激动地向法官表示感谢。
2013年,周某(女)与梅某(男)自由恋爱并登记结婚,一年后,二人的儿子梅某某出生。未曾想,梅某婚后却对周某及孩子不管不问,孩子的学费、日常生活开支均由周某一人承担。
无法忍受现状的周某,向三山区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要求将儿子判给自己抚养,梅某支付自2014年2月起至儿子十八周岁的抚养费1500元/月。
年前,周某将诉讼材料邮寄给法院,便回到了湖北老家过年。由于疫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身处湖北的周某不仅短期内无法回到芜湖参加诉讼,还一直联系不上梅某,心里很是着急却又无可奈何。
2月12日上午,三山区法院立案庭值班法官接到周某的电话后,便立即设法联系到了正在芜湖的梅某,并通过电话进行“云调解”。在与双方进行多次沟通后,终于使二人达成一致意见,梅某同意调解离婚。
抗疫不停审,线上“云法庭”
2月12日,原本是一起劳动报酬纠纷案开庭时间,临泉县人民法院立案庭速裁团队发现,第一被告经公告送达传票未到庭,原告在合肥,第二被告在广东东莞,疫情防控期间不便到庭,连主审法官都在老家被隔离,这庭还怎么开?
就在原告不抱希望的时候,主审法官孙文政提出微信开庭的想法,双方一拍即合。几通电话,一个微信群,一个虚拟的“云法庭”迅速搭建。
9时许,“云法庭”开槌,开庭、质证、辩论,有条不紊,不到一个小时,庭审顺利结束,合议庭宣布休庭,择期宣判。对法院疫情期间积极作为、高效工作的好做法,当事人纷纷在线表达感谢。
“疫”间开启“云执行”
“法官,我刚刚让朋友帮忙通过手机银行将钱转至法院账户了,请你们查一下。”2月12日下午,一起离婚纠纷案件的被执行人方某,给枞阳县人民法院执行局打来电话。
法院在执行方某与李某离婚纠纷一案过程中,发现方某与李某离婚后一直下落不明,同时未发现方某有可供执行财产。
近日,执行法官再次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对方某的财产情况进行查询,发现方某在某银行开通了新的个人账户,留下了手机号码。执行法官成功联系到方某,告知其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法律后果,督促方某及时履行给付义务。
在疫情防控期间,枞阳县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在做好防疫工作前提下,积极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联系被执行人,督促其主动履行法定义务,同时,通过案款系统及时将执行到的案款发放至当事人账户。据悉,该院春节后执行到位的案款,已全部发放完毕。
“云端连线”见屏如面
“原被告双方能否听见我说话?”2月13日,当涂法院首次利用“云上法庭”客户端,与开庭当事人隔空进行调试。随着法官一声槌落,一起抚养费纠纷,准时于上午9时正式开庭。
2017年,孙某与李某协议离婚,双方约定婚生子由女方抚养,男方按月承担抚养费。女方诉称,离婚后男方拒付抚养费,疫情之下,女方要求男方支付小孩抚养费的需求愈加强烈,特请求法院尽快解决难题。
面对当事人的诉求,承办法官积极联系双方当事人,指导下载、安装、调试“云上法庭”客户端,纠纷双方通过互联网,实现足不出户参加庭审活动。
法庭陈述、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庭审环节一环不少,全程沟通顺畅、庭审规范有序。经过半个小时的庭审,双方争议焦点明确,法官据此提出初步调解方案,原被告均表示庭后尽快给予答复。(韩震震 王盈 曹洋)
党建红丨安徽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办好群众“小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的老旧小区,经改造后旧貌换新颜;长期困扰居民生活的噪音,经调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没有休闲活动场所,经协调后让老有所乐成为常态…… 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党建引领,也是马鞍山市当下“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最生动基层实践。 …【详细】
合肥:三类人员可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记者昨天从合肥市人社局获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可参加合肥市公共职业训练基地2021年免费就业技能培训。 合肥市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的4家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分别是安徽合肥技师学院(新站…【详细】
油价年内第九涨 加满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申佳平)今日(28日)24时,国内油价迎来今年第九次上涨。国家发改委官网显示,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