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天长:闻令动战疫情 越艰险越向前

2020年02月07日19:19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2月3日,天长市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毛女士康复出院,这是滁州市治愈出院的首例确诊患者。从出现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到治愈出院,天长市人民医院全体医护人员放弃春节休假,主动请缨、迎难而上,一名又一名医护人员写下请战书,按下红手印,义无反顾奔赴没有硝烟的战场。近日,该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已经组建成功,随时听从指挥赶赴武汉,带着责任和爱为国家助力加油。

“最美逆行者”们在国家召唤、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人生与职业中最精彩的韶华篇章。

全力奋战 吹响冲锋号

自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在全国打响以来,天长市人民医院作为天长市疫情救治定点医院,立即开展工作部署,制定应急救治工作预案。同时开展人员培训,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加设发热门诊,全力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全员投入战“疫”行动。

1月26日,年初二,天长市人民医院职工取消春节休假,成立4支应急队伍,计160多人。1月27日,天长市确诊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作为该市疫情救治指定单位,医院迅速行动,周密安排部署,根据疫情发展成立指挥部,下设医疗专家组、医疗救治组、医务保障组、后勤保障组等8个小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责任到人。李秋水、李平、夏侯源、徐维明、程芳、张新武等科内医护人员,党员凌兴邦、杨定康、刘菊、赵春晓等医护骨干第一时间奔赴疫情一线,对病人进行救治。

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台、测温点等各科室志愿者每天40多人奋战在抗疫一线。截至2月6日,全院及科内合计培训7114人次。引导患者至发热门诊就诊1014人次,预检分诊4477人次,其中武汉回乡人员或密切接触等相关人员287人次,免费提供一次性口罩等防护用品8035只。

最美“逆行” 无私谱担当

“若有战,召即来,战必胜,坚决服从组织安排!”1月31日,天长市人民医院举行请战一线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宣誓仪式,全院186名党员干部、近百名团员提交请战书,不畏险阻赴一线,志愿为这场战斗贡献自己的力量,树立起了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冲在最前的鲜红旗帜。

“您还好吗?您累不累?由于突发的肺炎疫情严重,您从重症医学科调去了感染科,成为了奋斗在一线的白衣战士。今天是您留在医院工作的第五天,我和妈妈、弟弟都很想您……肺炎确诊的这位病人,我把我爸爸借给你了,你们一定都要好起来啊!”2月1日,抽调到天长市人民医院感染科的汤松兵看到女儿汤瑷写的信,在隔离病房默默流下眼泪。这封信看哭了全国许多网友,学习强国等平台纷纷转载。

汤松兵是全院乃至全国战“疫”一线若干医务人员的缩影。他们在隔离区一待就是5、6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不能休息、不能喝水,春节无法和家人团圆。从隔离区出来脱下衣服,每个人都成了“大花脸”,眼睑、鼻梁,都被勒出深深的印子。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也没有击垮他们,他们说:“只要能尽快结束疫情,吃的这点儿苦真的不算什么。”

天长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医生李娜、护士长程芳,呼吸科医生刘菊,无微不至地关心着病人,视他们为自己的亲人,她们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医风,深深地感染了患者,隔离区的病人都亲切地称他们为“天使姐姐”。

全院医护人员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以大爱为怀、以大局为重,舍小家、顾大家,他们以“一方有难八方来援”诠释人间大爱,以逆行诠释“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形势严峻 使命仍在肩

疫情仍在继续,形势依然严峻,天长市人民医院全员待命,竭尽全力护佑天长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截至2月5日,天长市1月8日以来武汉返乡人员累计1524人,居家隔离314人。天长市人民医院合计收治观察病人22人,其中1月25日收住第一例确诊病人,已出院19人。目前在院确诊1人,留观2人。

防控就是责任。医院积极协调多方力量,全力保证救治药品、设备供应,确保患者救治需求。认真做好隔离区医护人员住宿、饮食等后勤保障,提供16间宿舍给57名隔离医护人员居住,让他们能专心、专注于救治工作。医护人员定期轮换,对轮换的人员进行观察14天,同时继续抽调骨干力量充实到一线救治队伍,加强培训和医院感染管理,做好医务人员自身防护。

医院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规范就医流程,严格落实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制度,加强对患者的早期识别和集中隔离治疗。防控指挥部工作组每天定时在指挥部召开晨会,汇报前一天工作和落实当天计划,提出问题及现场整改。

“作为一名医生,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作为一名党员,我应该在这个时候听从党的召唤,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责任!”日前,天长市人民医院由17名医护骨干组成的驰援武汉医疗队将听从组织安排,随时准备赶赴武汉,为国家加油助力。

奋战抗击疫情一线的天长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以逆行诠释“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他们说:“众志成城,没有我们过不去的坎!”(张文清) 

(责编:鲁先红、李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