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时节,各地春耕备耕正有序开展。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要扎实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稳住“三农”基本盘。
春耕备耕中,农民种田用上了哪些新设备?农资准备是否充足……记者走访云南、重庆、安徽、山东等地,深入了解各地春耕备耕开展的具体情况。透过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我们对今年丰产增收充满信心。
——编 者
汇民农机合作社——
检修农机 就等下地
本报记者 张 帆 杨文明
春节期间,袁国洪没得闲,作为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菱角乡汇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必须赶在大规模育苗前,确保合作社备足机械设备。
“拖拉机跑了一年,得保养;4年前买的设备,今年该换离合。”戴着口罩,袁国洪一边加注机油一边向记者介绍合作社备耕的情况。拖拉机、起垄机、铺膜机,合作社的机械设备不少,维修保养工作量自然也不小。“保养备件都有,这个简单;老员工不少,技术不愁。”袁国洪说,幸好合作社已经成立了五六年,老员工多。
抓紧春耕备耕,也不能忽略了疫情防控。往年只有在喷农药或者灰尘多时才需要的口罩,现在也成了必备品。
大年初三,袁国洪决定去查看育苗设备,权衡再三,决定只喊上杨路会。“他是老员工,跟我有交情,我好开口。”袁国洪说,疫情防控,安全第一。“人越少越好,还能节省口罩。不然万一哪个职工感染,合作社整个都得隔离,且不说耽误了农时、能不能赚到钱,影响了疫情防控可咋办?”
沾益区多山,土地面积相对分散,农机合作社经营起来并不容易。加上这几年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想找熟练工人并不容易,不过袁国洪还是看好农机市场的未来:“出去的人多了,土地托管集中经营的也会慢慢多起来,农业机械的需求量也会慢慢涨起来。”
春风拂过,袁国洪满怀憧憬。“备好农机,抓好时机,咱就下地。”
农机手罗先华——
戴着口罩 下田耕地
本报记者 蒋云龙
2月5日一大早,农机手罗先华就出门耕地了。临走时,妻子反复叮嘱他,一定要戴口罩。“要戴上,安全第一。”
清晨,重庆市梁平区仁贤镇五一社区的水田里,罗先华驾驶的耕地机打破了山村的宁静。虽然四周旷野空无一人,罗先华还是端端正正地戴着口罩。
“人勤春来早。”罗先华说,虽然从2月到5月都能耕地,但是早开始一天,就能多干一天。农业的规律对农机手来说也不例外,多付出才能多收获。
罗先华说,春节前和立春后,他都不得闲。最忙的时候一天要做10多个小时。每年除了6、7、8月是淡季、活儿不多,其他月份里,耕田、育秧、插秧……一项接着一项,谁都不敢误了农时。
今年是罗先华干农机手的第十二个年头了,他喜欢驾驶拖拉机驰骋在田野里的感觉。“这样子当农民,比打工自由多了。”罗先华说,去年一年,自己给家里带回去了13万元的收入。
“现在进行春耕生产的都是镇里的种植大户,镇里每天都会抽调工作人员对耕作者进行定时监测和记录。”仁贤镇副镇长王世玉说,仁贤镇有1.9万亩水稻,镇里要求散户3月前不要外出耕作,确有耕作需求的种植大户,需向镇里报备登记后方可作业。在村里,还有镇上卫生院医护人员和村社干部组成的小分队,他们也会对罗先华这样的耕作者进行体温检测,检查防控措施。
“这样是对的。”罗先华很认可镇里的举措,“如果是服务散户,数十家一起做,每家都要派人来排队等着。先做大户就好办,来一个人协调就行了。你看,这块田我一个人就平整完了。”
他说话完毕,耕地机又在田里欢腾起来,它将杂草翻耕到泥土里化作养料,开始孕育出新的生机。
同丰种业公司——
备齐农资 送货到家
本报记者 韩俊杰
初春时节,地处皖北地区的涡阳县,绿油油的田野里充满希望。在涡阳县楚店镇宋徐村,同丰种业有限公司的十几台机器轰鸣,正在给冬小麦打除草剂、追返青肥。“今年小麦的长势喜人,我们得抓紧施肥。否则等到天气转暖,小麦长高后再施肥,就不赶趟了。”公司业务经理王凯说。
目前,同丰种业的两个基地加起来,流转的土地达到6500亩。公司主要生产小麦、大豆种子,供应安徽、江苏两省农村市场,其中麦种是国家认定的强筋小麦品种且技术已较成熟。
年前,王凯就开始准备农资。公司与另外两家农资公司签订协议,将500多袋尿素早早运到了仓库里。
眼下,农资的现场销售因为疫情受到一定影响。“不过问题不大。”王凯说,“以尿素为例,每亩地大概需要施肥10公斤,6500亩地用量还是挺大的。但供应上没有问题,群众订货后我们可以随时送货上门。”
不仅如此,为降低病毒感染风险,现在公司员工进出,都会采用75%的酒精消毒,同时仓库空气还会通过换气扇进行二次过滤。为了不耽误生产,员工们会根据工作排期,每天戴好口罩坐车直接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作业。
“为了减少村民出行,我们联系了农资公司,将农民急需的化肥、除草剂等直接送货上门。”涡阳县农业农村局生产室主任杨玉亭说,眼下天气转暖,也使得诸如小麦纹枯病等病虫害开始显现。在组织企业送农资上门的同时,政府计划进一步加大对乡镇农资代销部门的农资调配,确保农民能够就近采购。
农技人员马鹏——
送技上门 促农增收
本报记者 王 沛
前几日,山东省临沭县店头镇的种植户郇亚军有些郁闷:大棚里的黄瓜叶子开始发黄,受损严重,这一季黄瓜怕是要打了水漂。
这时,一名戴着口罩的男子风尘仆仆而来,让郇亚军喜上眉梢。这男子名叫马鹏,是店头镇农技人员,春耕在即,他得赶紧到联系的种植户家里走访一下,正碰上郇亚军发愁呢。
“别着急,进棚看看。”马鹏一弯腰,便钻进了温室内。
看了一会儿,马鹏便有了主意:“这是大棚内光照和土壤养分不足所致。注意增加光照,采用增施速效水溶肥,及时摘取病害较重发黄的老叶,你这黄瓜自然能‘活过来’!”他一边安抚郇亚军,一边将手中的袋子递给郇亚军,说:“这是口罩和消毒液,你先拿着用。种大棚的同时,疫情防控也马虎不得啊!”
黄瓜有了救,捧着物资,郇亚军连声道谢。
日前,临沭县临沭街道召开了春耕备播工作会议,随后,街道的30多名农技人员全部到村入户,调研和协助群众开展配方施肥工作。
临沭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技人员赵鹏程说,配方施肥是按照土壤养分和作物品种的差异施用不同的配方肥料,一方面可以减少农民在化肥方面的投入,提高农作物产量,节本增效;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作物品质,减少病虫害,还可以防止土壤板结,减少耕地污染。
在临沭街道曙新村,近百户农民尝到了配方施肥和大棚蔬菜种植的甜头。现在全村已发展大棚蔬菜100余亩,每亩年收入过万元。
县里还制作了施肥建议卡,为群众种上配方田免费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仅临沭街道一地,6万余亩配方田播种后,土壤肥料利用率预计将提高3至5个百分点,亩节本增效25元以上,总节本增效150万元以上。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0年02月07日 04 版)
党建红丨安徽马鞍山:用心用力用情 办好群众“小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的老旧小区,经改造后旧貌换新颜;长期困扰居民生活的噪音,经调解后迎刃而解;留守老人没有休闲活动场所,经协调后让老有所乐成为常态…… 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党建引领,也是马鞍山市当下“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最生动基层实践。 …【详细】
合肥:三类人员可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记者昨天从合肥市人社局获悉,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可参加合肥市公共职业训练基地2021年免费就业技能培训。 合肥市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的4家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分别是安徽合肥技师学院(新站…【详细】
油价年内第九涨 加满一箱油多花9元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申佳平)今日(28日)24时,国内油价迎来今年第九次上涨。国家发改委官网显示,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