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大銀行合肥分行:金融活水潤鄉村 多元賦能促振興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時代大潮中,金融機構如何發揮自身優勢,精准賦能鄉村發展?中國光大銀行合肥分行以扎實的幫扶實踐,交出了一份充滿創新與溫度的答卷。近日,在中國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2024年度定點幫扶工作成效考核中,該行獲評“優秀”等次﹔其派駐廣德市柏墊鎮西塢村的第一書記王超,也在省市選派干部年度考核中榮獲“優秀”。雙“優”背后,是一場金融與鄉村深度融合、雙向奔赴的振興實踐。
聚焦產業振興,小月餅做成大文章
西塢村地處皖南山區,擁有茶葉、板栗、黑豬肉等優質農特產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馬燈文化”,卻也曾因產業單一、資源轉化不足而發展滯后。改變,從一方小小的月餅開始。
在光大銀行合肥分行的有力支持下,駐村第一書記王超深度融入地方發展,以文化為脈、產業為基,推動西塢村研發出融合黃金芽、板栗、黑豬肉等本地風物的“夢天攬月﹒品味廣德”文創月餅。產品不僅口味獨特,更將馬燈文化元素融入設計,配套多功能禮盒,迅速成為市場上的“文化伴手禮”。2024年,銷售超20萬元,成功打響“西塢味道”區域品牌。
打通銷售渠道,銀企聯動激活產業鏈
產業起步,銷售是關鍵。光大銀行合肥分行積極發揮平台和渠道優勢,通過助銷採購、電商平台入駐等方式,為西塢村農產品打開更廣闊的市場空間。2024年,該行直接助銷筍干、板栗、葛粉等農產品超20萬元,並推動“西塢味道”系列產品上線光大銀行“購精彩”平台,借助銀行客戶資源和線上流量,突破地域限制,實現銷量大幅增長。
在銀村合作的推動下,西塢村2024年集體經濟收入突破50萬元,增長顯著,村股份合作社首次實現分紅,村民切實共享發展成果。
強化項目引領,綠色發展與文化傳承並重
除了短線產業的培育,謀劃長線發展也至關重要。光大銀行合肥分行協助西塢村推進雷電基地、光伏風電等綠色能源項目落地,促進村集體經濟多元化﹔依托馬燈文化資源,規劃主題民宿、數字電商培訓等文旅融合項目,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力。
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傳承。西塢村通過文創產品、文化表演、研學活動等方式,讓省級非遺“馬燈文化”真正傳承下去,吸引高校等機構200余人次前來研學考察,實現了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的雙贏。
銀村同心共筑,譜寫振興新篇章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派駐第一書記作為銀行與鄉村之間的橋梁,全程參與產業策劃、資源對接、項目推動,其工作獲省市級考核“優秀”,既是肯定,更是銀村協作成效的縮影。
中國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在考核反饋中也指出,光大銀行合肥分行“將自身行業優勢與幫扶地區實際相結合”,成效顯著。未來,該行將繼續深化“黨建+金融+產業”幫扶模式,在人才培育、穩崗就業、資產管理等方面進一步發力,推動西塢村實現更高水平發展。
從一款文創月餅到一個特色品牌,從一方農產品到一個產業鏈,從一段非遺到一張鄉村名片——中國光大銀行合肥分行以金融之力激活鄉村內生動力,以多元賦能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這是一次銀村攜手、互利共贏的生動實踐,更是金融機構服務國家戰略、履行社會責任的真實寫照。(趙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