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安徽樅陽:廉潔文化接地氣 清風正氣“潤”萬家

2025年09月01日15:24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吳老的大鼓書以說唱的方式,講述了黨的惠民政策、本地歷史人物故事,通俗易懂,我們都愛聽!”近日,安徽省樅陽縣錢橋鎮宣庄村文化廣場上,村民們聽完老黨員吳厚賢自編自唱的大鼓書后,不約而同地稱贊道。

這場融合了市級非遺“樅陽大鼓書”的表演,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讓黨的創新理論接地氣,百姓們聽得懂、樂意聽,正是樅陽縣廉潔文化扎根基層的鮮活寫照。

文藝搭台,讓廉潔故事“唱得響”

樅陽縣把本土清廉元素融入藝術創作,讓廉潔理念借文化之力直抵人心。黃梅戲《家風》《四朵金花訪廉》唱出清風正氣,6件作品摘得首屆“銅廉”杯優秀作品獎﹔2025年,創作了黃梅大鼓《一身正氣左光斗》、大鼓書《清風鼓韻頌廉聲》、平面公益廣告《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等30余件廉潔文化作品﹔縣教體局紅領巾講解團講述《樅陽歷史文化名人——黃鎮》的故事,讓線上展播與線下講解相呼應,讓紅色廉脈在青少年心中扎根。

陣地筑基,讓廉潔新風“看得見”

樅陽縣深挖本土資源,織密覆蓋城鄉的廉潔文化網。以省級廉政教育基地——左光斗紀念館為核心,通過“廉政展陳+專題黨課+鄉村廉旅”模式,傳播“鐵面御史”的清廉事跡﹔串聯渡江戰役中線指揮部舊址等10處紅色場館,打造錢鋪鎮“三公精舍”、浮山鎮廉潔廣場、義津鎮“方園”,建立2個鎮級黨風廉政教育中心、20余個村級廉潔文化長廊,構建起多元廉潔文化陣地網絡。

家風鑄魂,讓廉潔種子“扎得深”

樅陽縣把廉潔文化融入家風建設,讓清風正氣吹進尋常百姓家。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清廉故事、家風“廉訓”被寫進村規民約、繪上文化牆﹔湯溝鎮利用鄉村大舞台宣傳“抵制高價彩禮、倡導厚養薄葬”,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等自治組織讓新風落地﹔橫埠鎮合龍村“村民說事亭”,干部群眾圍坐拉家常、解難題﹔浮山鎮浮渡村《浮渡民約》歷經三十年完善,入選“全國100篇優秀村規民約”,成為涵養清廉家風的生動教材。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把廉潔文化建設與鄉土實際相結合,用群眾聽得懂、喜歡看的方式傳播清廉理念,讓廉潔之風融入日常、浸潤人心,為全縣發展涵養風清氣正的好生態。”樅陽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錢樅 許鋮)

(責編:劉穎、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