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未來產業托舉產業未來

馬鞍山市雨山經開區傾力打造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

2025年08月29日15:37 | 來源:安徽日報
小字號

雨山經開區企業一站式服務平台——“三中心”。

小視科技靈犀視覺工業大模型正式發布。

人工智能視覺大模型廣泛應用於礦山、社區等應用場景。

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新華三AR數字車間。

馬鞍山小視科技人工智能谷項目。

  未來已來,未來可期。

  當長三角的創新浪潮奔涌向前,馬鞍山市雨山經濟開發區(以下簡稱雨山經開區)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以昂揚姿態站上未來產業的風口。

  採石河畔,青翠超山。

  雨山經開區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接連獲評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畝均效益領跑省級開發區等榮譽稱號,在省級以上開發區綜合考核評價中進入全省前30強,蟬聯“安徽省新材料產業十強園區”。

  2024年10月,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成功入選首批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籌建名單。

  2025年5月14日,雨山區與國內頭部商業衛星科技企業國星宇航合作發射馬鞍山市首顆算力衛星。

  發展如棋局。看清每一處落子的深意,方能運籌帷幄、進退裕如。

  未來產業,就是激活園區發展棋局的絕妙一招。

  雨山經開區以人工智能視覺大模型為錨點,書寫著新質生產力培育的生動答卷。

  一座城區的奮進勢頭,也在這一連串變化中悄然換擋。

  謀局:布好產業“整盤棋”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產業的崛起,始於精准的戰略抉擇。

  雨山區深諳“因地制宜”之道,在馬鞍山市委、市政府將人工智能納入六大未來產業的整體布局下,成立工作專班深耕細研,最終鎖定視覺大模型這一潛力賽道。

  這是對行業趨勢的深刻洞察——全球人工智能視覺大模型產業正處高速增長期,技術觸角已延伸至千行百業,與每個人的生產生活緊密相連。

  這是對自身稟賦的清醒認知:雨山區作為馬鞍山市主城區,毗鄰南京,同屬合肥、南京兩大都市圈。

  與強者共舞,首先自己必須成為強者中的一員。

  看企業鏈條,經過多年發展,雨山區形成以智能裝備制造和功能性材料兩大產業為主導的制造業集群,集聚了泉峰汽車、新康達磁業等107家上下游企業。

  看科創資源,全市6所高校,其中5所坐落在此,匯聚寶武馬鋼、中鋼礦院、中鋼天源等央企總部。

  看要素支撐,用能用電保障充足,2022年7月安徽寶信智能裝備及大數據產業園列入《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長三角國家樞紐節點建設方案》重大項目清單,2024年獲評省級大數據產業園。

  看轉型需求,伴隨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企業“智改數轉”和科技創新意願不斷增強,催生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工業設計、產品質檢、智慧管理等方面運用人工智能視覺技術的旺盛需求。

  這是一盤區域協調發展的大棋,誰能爭得先手,就有望在發展中率先跑出加速度。

  先手:打好要素“組合拳”

  區域間競爭,短期看區位,中期看資源,長期看環境。

  “標准降了就不是問題,標准抬高就能看到問題”。

  “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要追求這樣一種高效率”。

  在雨山經開區,長三角發達地區的先進思維,已在廣大干部的腦海中扎下了根,成為日常工作的參照系。

  產業的行穩致遠,離不開全周期的悉心保障。作為全區經濟主戰場,雨山經開區以“七未”項目攻堅理念為指引,打出要素保障“組合拳”,為雨山經開區未來產業鋪就康庄大道。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雨山經開區黨工委堅持黨建引領,以敢破敢立的銳氣謀篇,在破局、布局、拓局中加速培育人工智能視覺大模型產業。

  牌子扛回來,怎麼建是關鍵。雨山經開區黨工委聚焦要素保障,堅持在“鏈”字做文章,正在逐步構建未來產業生態圈。

  資金是產業發展的源頭活水。

  “2+N”母子基金體系火力全開。以10億元人工智能視覺大模型母基金和20億元新興產業母基金為牽引,聯合省人工智能主題投資基金等設立8隻子基金,為優質項目注入金融活水。

  人才上,“訂單式”培養精准發力。依托詩城英才“千裡馬”計劃,每月開展科技人才對接會﹔與安徽工業大學等院校合作設立3個定向培養“訂單班”,首批90名本土跨學科復合型人才嶄露頭角,為產業發展儲備智力動能。

  跟隨無人機的視角,可以清楚看到雨山經開區未來產業發展的布局。

  “一軸兩翼”布局徐徐展開。以採石河為軸,北部618畝起步區日趨完善,南部引領區規劃籌建,聚焦模型訓練與推理等領域,為產業發展預留廣闊空間。

  妙手:走好引資“精妙招”

  中心城市對於圈群中的兄弟城市,不僅有溢出效應,也必然存在虹吸效應。

  “大樹底下好乘涼”還是“大樹底下不長草”,關鍵在於相互間如何配合協作。

  融入長三角,產業對接是“當頭炮”。

  小視科技的落戶,成為雨山經開區產業招商的點睛之筆。

  這家來自南京的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領域領軍企業系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深耕人工智能領域10年余年,主導制定超50項國際國內行業標准,多次在全球計算機視覺競賽中折桂。

  當得知企業有股權融資與上市計劃時,雨山區開啟“往返跑”模式,量身定制招引方案,以清單化管理閉環落實企業訴求。

  在省、市的全力支持下,3億元佳康視耀專項基金迅速設立——雨山區出資24%,爭取省母基金出資25%,撬動社會資本出資51%,僅用兩個半月便完成股權融資,為企業港股上市筑牢根基。

  這份誠意換來了堅定回應:小視科技將總部和上市主體落戶雨山經開區。

  2025年1月,企業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輔導備案申請,正全力沖刺2025年底挂牌目標。

  一個龍頭企業引領的產業格局加速成型。

  這個故事只是一個縮影。

  從企業看,2025年上半年,雨山經開區成功招引國星宇航、星凡星啟、開普雲等重點企業3家,企業總數達31家,2024年產值達20.3億元。

  從項目看,截至目前,人工智能未來產業成功組建3隻專項基金,建成星河空地雲算一體化人工智能平台、立心通智智算中心、圖靈·鵬銀智算中心、鵬銀數據全國結算中心總部等一批重點項目。

  從活動看,圓滿舉辦省創新創業創造大賽、“智匯江淮 賦能未來”AI百人會、市“人工智能+”場景應用專場對接會等活動近10場。

  落子:抓住場景“牛鼻子”

  在整個城市層面,園區是經濟發展的主戰場。

  經濟為什麼能迅速崛起?除了區域戰略紅利的疊加釋放外,更重要的是找准了發展的穴位。

  雨山經開區圍繞視覺大模型產業,抓住場景應用這個“牛鼻子”,匯聚近30家生態圈伙伴企業,編織起繁榮的產業網絡。

  首先是行業龍頭帶動。成功招引安徽寶信、小視科技等行業內領先企業入駐。在這些龍頭企業的帶動下,持續推動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形成疊加和倍增的“乘數效應”。

  其次是細化場景清單。根據《馬鞍山市場景創新實施方案》,進一步細化人工智能視覺大模型場景機會、場景能力、場景案例等“三張清單”,重點推動視覺大模型在冶金行業等5大領域深度運用,支持重點企業參與場景能力的發布和應用推廣。

  融合創新多元應用。積極推進一體化數據基礎平台建設,制定公共數據資源開放清單,優先滿足本地落戶及應用模型數據需求,並支持數據交易機構開展數據流通、交易。

  未來產業發展,要像栽培一棵樹,從培土到灌溉,一步一個腳印,直到呵護小樹苗成長為參天大樹。市場主體多了,未來就是一片森林﹔創業者多了,未來就是一眾企業家。

  站在新的起點,雨山經開區將緊盯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目標,培優創新生態,做強產業集群,爭創具有全國示范效應的人工智能視覺大模型產業新高地,為馬鞍山市數字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潮起海天闊,揚帆正當時。

(責編:蘇恆、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