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荒山披綠 榧果飄香

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 張俊
2025年08月24日09:51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看著精心守護的香榧,黃國忠欣慰至極。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看著精心守護的香榧,黃國忠欣慰至極。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

傍晚,落日的余暉,洒在茂密的香榧樹上,滿山的綠意,格外養眼。

山路十八彎,驅車來到安徽省宣城市旌德縣白地鎮高甲村的香榧林,記者看到,色澤碧綠的香榧青蒲挂滿枝頭,湊上前去,還能嗅到陣陣清香。黃國忠和妻子走在地頭,正忙著查看果情。

52歲的黃國忠,在高甲村度過了他最難忘的12年。

這12年,他結下“香榧緣”,種香榧、養香榧、護香榧,周而復始,堅持不懈,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為家鄉的荒山禿嶺披上了“綠裝”。

黃國忠生在旌德,長在旌德,是地地道道的旌德人。這裡抬頭是山,低頭是山,山連著山,走出大山曾是他年輕時的夢想。

早些年,學財務出身的黃國忠在縣城從事商貿業,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雖談不上大富大貴,但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從商貿老板到一線榧農,還得從黃國忠的一句玩笑話說起。

“恰逢春節,朋友聚會,便提及香榧種植,隨口一句‘一起掙大錢’,我便順口應承了下來。”黃國忠回憶道,朋友竟當了真,節后就幫著預定了2萬株香榧樹苗。

時隔多年,再回頭想想當時的抉擇,黃國忠自己都覺得沖動,“既種之,則安之。”2013年,黃國忠一口氣流轉了400畝山場,全是准備重新造林的採伐基地,“幾乎是光禿禿的山頭,沒樹也沒路。”

買了苗、包了山,就等著栽種了。

黃國忠換下西褲皮鞋,穿上迷彩褲解放鞋,帶著妻子一起,扛起鋤頭上山開荒栽苗。就這樣,小試牛刀,第一批種下去40畝香榧。

40畝、200畝、400畝……漸漸地,黃國忠不單單在白地鎮種上香榧,還把種植模式復制到周邊的旌陽鎮和興隆鎮,看著那些手把手栽活的香榧苗抽枝拔葉挂果,他仿佛看到了綠色的希望。

截至目前,黃國忠的香榧種植規模已經擴大到了1000畝。

香榧不比其他堅果,從栽苗到挂果,需要10年之久,“這10年全在投入,錢都在山上,有點一直走夜路的感覺。”黃國忠比喻道,2023年,最早一批栽種的香榧迎來頭茬採摘,讓他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

“種香榧不亞於養孩子。”黃國忠說,只要有空就開著車去浙江,每個季節去、每個基地也去,去學習、去取經,一年下來光浙江就要跑五六萬公裡。

“頭一年摘了2萬多斤青蒲,去年摘了5萬多斤,今年有望能突破10萬斤。”看著滿山的香榧樹,黃國忠倍感欣慰,守了10多年,終於要迎來大面積採收期。

旌德縣白地鎮人大主席江建興感慨,“從荒山禿嶺到郁郁蔥蔥的香榧林,我是見証人。這片人為打造的風景正是‘兩山’轉化的生動實踐,也是我們對綠色的向往。”

這和黃國忠的想法如出一轍。開了山、修了路、種了綠,最大的變化,就是荒山變綠山,等這批果子長起來,不就是金山和銀山。為了增產增效,前兩年,黃國忠還在香榧林裡補種了100多畝黃精,今年也將迎來豐收。

“栽苗植綠,隻有起點,沒有終點。”黃國忠說,剛開始種香榧時,他是為種而種,隻想証明給朋友看,可種著種著,香榧就成了自己的事業。

再過上半個來月,今年的香榧就要開始收果了,這陣子,黃國忠每天都奔忙在香榧林裡,“看著滿眼的翠綠,心情都是好的,精神頭也是滿格狀態,頭發白了,但山頭綠了,一個字,值!”

(責編:金蕾欣、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