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安徽五河:“水上春耕”忙 播撒新希望

2025年03月16日16:37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俯瞰安徽省五河縣潤博農業螃蟹養殖場。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俯瞰安徽省五河縣潤博農業螃蟹養殖場。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人民網蚌埠3月16日電(記者周坤、陶濤)3月,與春風一同到來的,還有劉大寶對螃蟹產業發展的期許。

眼下正值蟹苗投放的關鍵時期。下午四點,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連片蟹塘波光粼粼。養殖戶劉大寶和蟹農們拎著五百斤蟹苗來到塘邊,趁著晴好天氣,開啟了一年一度的“水上春耕”。

劉大寶和蟹農撐著小船駛向水塘中央。隻見他們輕輕拉開網兜,兩指大小的蟹苗迫不及待地躥出,濺起層層水花。蟹苗沉入水底后,迅速舒展開半透明的爪子,在水草間靈活穿梭,成群結隊地探索它們的新家園。

“這批蟹苗規格在每斤50尾左右,平均一畝水塘投放控制在2000尾左右,這樣才能保証螃蟹品質。”劉大寶向記者介紹,如今他管理著2000畝螃蟹塘,畝產可達200多斤螃蟹。

從空中俯瞰,劉大寶的養殖水塘緊鄰沱湖。近年來,五河縣充分利用縣內豐富的湖泊河道資源,合理規劃養殖區域,形成了沱湖、香澗湖、天井湖三大湖區域螃蟹優勢產業帶,年產優質蟹4500多噸,總產值達4.5億多元。

“由於水質優良、光照充足、水草豐茂,這裡產出的螃蟹具有青殼、白肚、金爪、體壯膏肥、香味濃郁的特點。”五河縣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王本龍說。

在王本龍看來,養螃蟹並非易事,蟹苗的挑選以及生長環境的營造都大有講究。比如要挑選品質優良的蟹苗,在投放蟹苗前,就得把蟹塘環境打理好,為蟹苗提供良好的生長基礎。

放完蟹苗,劉大寶回到農場辦公室,通過智慧數字漁場管理系統實時關注水塘情況。如今,依托該系統,可對養殖環境、水質、螃蟹生長狀況、藥物使用等進行全方位管理與監測。

“春投一簍苗,秋收萬斤蟹”。這些蟹苗將在未來7個月內,歷經5次蛻殼,最終在中秋時節膏滿黃肥,“游”上千家萬戶的餐桌。此刻的五河水鄉,正以科技與生態共譜的春之樂章,書寫著螃蟹產業的嶄新篇章。

(責編:歐愷、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