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萬通汽車教育:“智造”轉型背后的職教力量

丁紀
2025年03月11日11:35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今年全國兩會,新質生產力再次成為關注焦點。

過去一年,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316.8萬輛,工業機器人密度躍居全球前三,全國建成超過1200余家先進級智能工廠和230余家卓越級智能工廠……這些“硬核”數據的背后,職業教育正以“隱形引擎”之力,為智能制造輸送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近日,人民網安徽頻道走進中國汽車職教領域的標杆——萬通汽車教育,解碼其如何為智能制造時代鍛造“金牌工匠”。

從課堂到產業 技術革新的“無縫銜接”

從無人駕駛的炫酷科技到“充電5分鐘、續航兩三百公裡”的極致體驗,新能源汽車的每一次突破都在刷新消費者的想象。但鮮為人知的是,每一輛新能源汽車的背后,都有一群“技能能手”在默默護航。

新能源汽車的“技能能手”有什麼新本領?在“雙碳”目標驅動下,萬通汽車教育率先將新能源汽車技術工程師專業納入核心課程。

“傳統汽車師傅拿著扳手,我們的學生卻要精通代碼和傳感器。”中國東方教育汽車事業部副總經理費維東介紹道。區別於傳統汽車行業,新能源汽車技術工程師專業將動力電池維護、電機電控維修等核心技能納入必修課。

人民網安徽頻道還了解到,在最新的課程設置中,萬通汽車教育為學生添加了智能網聯相關技術,讓學生掌握車載網絡傳感器的相關內容,與無人駕駛、車聯網等前沿領域深度綁定。

新能源檢測實訓。萬通汽車教育供圖

新能源檢測實訓。萬通汽車教育供圖

推開萬通汽車的一間實訓室,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精密控制器和機械臂——這裡不是工廠車間,而是學生的“練兵場”。

實訓室裡,機械臂的嗡鳴與鍵盤敲擊聲交織成獨特的“工業交響曲”。這裡,PLC課程正上演著“人機協作”的戲碼——學生通過編程指揮機械臂完成精密裝配,一旁的工業機器人則同步進行質量檢測。

PLC,又稱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在智能工廠中,PLC可以幫助實現設備自動化控制和數據採集與監控,以提高生產靈活性,保障產品質量。

隨著工業4.0和物聯網技術的發展,PLC技術已從單一邏輯控制升級為智能工廠的“神經中樞”。為此,萬通引入西門子、三菱等大廠設備,為學生提供真實的生產環境模擬和實操機會,助力培養具備前沿技術能力和創新思維的高素質技能人才,為智能制造行業輸送更多專業力量。

“我們培養的不是流水線工人,而是能讀懂機器‘語言’的工程師。” 費維東強調。

PLC課堂實訓。萬通汽車教育供圖

PLC課堂實訓。萬通汽車教育供圖

從“跟跑”到“領跑” 職教賦能的“中國方案”

職教品牌百花齊放,但萬通汽車教育能夠領跑汽車職業教育領域,確有諸多“訣竅”。

政策,是專業設置的“先頭軍”。

比如,為什麼近年來新能源汽車技術工程師專業在合肥和廣東校區擴大招生?2017年起,廣東省連續多年保持全國汽車產量第一,到了2020年,汽車產業便作為廣東省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之一而存在。另外一邊,2023年,安徽省正式將汽車產業確立為“首位產業”,並於同年,汽車出口量居全國第一。政策和產業雙重“做功”,加強了企業用工的信心,也加快了學校擴招的步伐。

學生在認真學習調試自動駕駛車輛。萬通汽車教育供圖

學生在認真學習調試自動駕駛車輛。萬通汽車教育供圖

教育,是專業發展的“主力軍”。

而職業教育的特殊性在於,行業是“常看常新”的,技能要求也在瞬息萬變,怎樣跟進用工要求的變化是關鍵所在。

“企業需要什麼,課堂就教什麼”——這一准則貫穿萬通的教學實踐。費維東透露,學校在每年的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雷打不動”對新技術、新案例調整核心課程教學內容,合作企業的技術大咖會帶著最新案例走進課堂。“2024年,這樣的講座就舉辦了200多次。”

另一方面,教師團隊暑期 “反向”進駐車間,確保教學與產業一線“零時差”。人民網安徽頻道了解到,在萬通汽車教育的職業教師中,超過一半的教師是“雙師型”(即技師、教師)教師。

賽事,是專業底蘊的“后備軍”。

2024年,萬通汽車教育成功獲批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旗下汽車院校共榮獲國家級賽事獎項21個、省級25個、市級61個。

其中,在2024年11月閉幕的第四屆全國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技能大賽上,萬通斬獲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3人被評為優秀教練,在我國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領域最高級別的技術大賽中取得驕人成績。

這種“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模式,折射出萬通汽車教育誓要培育“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理念,也在用人單位和企業之中打響了口碑。

萬通汽車教育在第四屆全國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技能大賽斬獲一等獎3項。萬通汽車教育供圖

萬通汽車教育在第四屆全國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技能大賽斬獲一等獎3項。萬通汽車教育供圖

萬通汽車教育的故事,正是中國職教賦能“智造”轉型的縮影。從這裡走出的青年,手持的不再是傳統工具,而是打開未來工業之門的密鑰——他們將以“智造者”之名,書寫中國制造的下一章傳奇。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