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第四個“10年”,合肥經開區這樣干!

人民網合肥2月13日電 (呂歡歡)2月13日上午,合肥經開區召開“新春第一會”,圍繞“推動產業創新和科技創新深度融合,建設世界一流園區,奮力開創開發區高質量發展新局面”主題,深刻分析所面臨形勢,研究部署全年工作,搶抓機遇、奮勇爭先,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過去一年,合肥經開區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全區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約3700億元、增長11.3%,百億以上企業增至17家,“四上”企業營收近8000億元,綜合發展水平位列全國國家級經開區第七、長三角第四,繼續領跑全省。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一年,合肥經開區在三大地標性新興產業上不斷加速培育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產值增長47%,集成電路產業產值增長96%。生物醫藥產業總量提升,大健康研究院6個新藥研發公共技術平台投入運營,已孵化企業37家。六大傳統優勢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智能終端產業產值超千億元,發展勁頭正猛。
會議現場。人民網 呂歡歡攝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謀篇布局之年。會議指出,“做好經開區全年工作意義重大、使命光榮,要把壓力變動力,把好局當開局,干好每一天,使勁往前趕,在難中‘拼’、險中‘創’,擼起袖子加油干。”
同時,會議提出2025年合肥經開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預期目標是:到2025年底,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主導產業進一步突出,產業創新與科技創新深度融合,開放水平和城市品質進一步提升,體制機制更具活力,GDP預計增長7%以上。
“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那就是推進產業創新和科技創新深度融合。”合肥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李大勇表示,新質生產力是決定未來發展的“關鍵變量”,激發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當前合肥經開區的發展進入第四個10年。第一個10年是艱苦創業,白手起家,起早摸黑﹔第二個10年是漸入佳境,引進大企業,奠定工業之基﹔第三個10年是快速發展,主導產業穩步壯大,戰新產業成形起勢﹔而第四個10年則是提檔升級。
提檔升級靠什麼?“靠的就是產業創新和科技創新深度融合,當前發展改革、產業變革進入深水區,融合是趨勢、是本事、是發展。”李大勇表示,經開區未必要換賽道,但必須強動能。沒有產業就沒有發展支撐、沒有爭先進位、沒有經開區,沒有創新就沒有轉型升級、沒有發展動能、沒有未來。
提檔升級怎麼做?會議表示,每個人的一小步,匯聚而成的是合肥經開區的一大步,更是跑出合肥經開區以一流環境、一流作風創造一流業績的“加速度”。
未來,合肥經開區將重點抓好“五個強區”,即從產業強區、創新強區、開放強區、人才強區、品質強區等方面發力,培育產業集群新優勢,推動科技創新力轉化為產業競爭力,打造高水平聯接全球的前沿陣地,不斷開創經開區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經開區新的更大貢獻。
“新春第一會”,擂鼓再出征。眼下,與會人員展現時間不等人、機遇不等人、發展不等人的勁頭,熱氣騰騰忙“春耕”的熱潮正在奔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