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三年提升行動來了 革命老區吹響“新號角”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巍巍大別山,綿延八百裡。紅綠藍三色交融,“革命搖籃”與5A景區相映成趣,是地處大別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縣獨特的旅游標簽。
如何將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轉化為旅游發展的勝勢?2月5日,農歷蛇年上班第一天,金寨縣召開“新春第一會”給出了答案。
今年的“新春第一會”,金寨縣把主題定為“抓全域旅游、促鄉村振興”。
會上,金寨縣委書記張澗坦言:“這為全縣全域旅游三年提升行動拉開序幕。並且邀請了行業專家、重點景區、文旅協會、經營主體等共同參加,規格之高、分量之重,對於金寨旅游工作來說,是前所未有的。”
金寨縣“新春第一會”現場。金寨縣委宣傳部供圖
為什麼是全域旅游?
金寨擁有必須這麼做的理由。
金寨縣是安徽省面積最大的山區縣、庫區縣、老區縣,要想實現鄉村振興,必須實現產業振興。而旅游業綜合性強、產業鏈長、關聯度高、受益面廣、發展潛力大,把旅游業作為牽引性抓手,有助於鄉村振興工作的全面推進和整體提升。
金寨擁有必須這麼做的基礎。
金寨縣現有國家5A級旅游景區1個、4A級景區8個、3A級景區6個,總量位居六安市第一。
“有了如此稟賦,如今金寨面臨長三角一體化、新時代大別山革命老區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合六同城化等重大發展機遇,推動旅游富民強縣潛力巨大、其時已至。”會議指出,“要著力將旅游業打造成為富民強縣的幸福產業。”
在此背景下,“新春第一會”圍繞“全域旅游”一詞,依次鋪開。
打造全域旅游,金寨縣的第一步,是布局“五個片區”。
在會上,金寨縣明確以區域協同方式推進打造“一寨(全季全業態大天堂寨片區)”“一城(景城一體化梅山片區)”“一村(紅綠交融大灣片區)”“一鎮(紅色基因傳承湯家匯片區)”“一谷(茶旅度假西茶谷片區)”,制定三年提升行動計劃和項目清單,實現旅游基礎設施、市場規模和鄉村振興工作的全面提升。
俯瞰金寨縣梅山水庫。金寨縣委宣傳部供圖
金寨縣打造全域旅游,還突出一個“融”字。
此次大會上,金寨縣提出要在業態上融合,樹立“大文旅”理念,把旅游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的各個業態、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銜接起來。要在項目上融合,從2025年到2027年,金寨縣委、縣政府每年謀劃一批重點項目來牽引全域旅游發展。
此外,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為引導、社會資金為主體的融資體系﹔將全縣境內重點旅游資源納入文旅產業發展公司資產﹔著力培育一批基層旅游人才隊伍﹔形成上下貫通、部門聯動、全面參與的工作機制……
會上明確的一個個舉措,釋放了一個重要的信號,亦可認為表明了一種必然的決心:讓全域旅游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開年就是開工,開工就要實干。言及“實干”,張澗的闡述朴實而生動。
“針對不同的年齡群體,推出親子游、青少年游和銀發游精品線路,並發布至文旅公眾號以及各自媒體進行推送,讓不同游客群體到金寨對‘去哪玩、玩什麼、怎麼玩’一目了然。”
“通過以資金、土地、無形資產等參股入股等方式,吸引並撬動社會資源資本,使我縣豐富的旅游資源得到合理有序開發利用。”
通過精品線路、重點景區、龍頭牽引等多個舉措,三年后的金寨旅游是這樣的:
一是旅游基礎設施的全面提升。形成幾條成熟的縣域旅游精品線路﹔二是旅游市場規模的全面提升。旅游綜合收入實現每年10%以上遞增﹔三是帶動鄉村振興工作的全面提升。為打造鄉村振興樣板縣提供堅實支撐。
當紅綠藍交融掀起“新熱潮”、全域旅游打造“新引擎”,金寨縣必將實現村村有看點、處處皆景點,傳承紅色基因的同時,有力助推革命老區鄉村振興和經濟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