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新春走基層丨特殊的新年日歷

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 陶濤
2025年02月05日11:57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蛇年新年到來,日歷翻開嶄新的一頁。

仔細一看,扉頁上,除了印有24小時搶修服務熱線之外,還有一組手簽的電話號碼和張清的親筆簽名。一旁,“皖電守護 萬家燈火”的字樣,格外醒目。

張清是誰?為何把聯系方式和姓名留在日歷上?帶著疑問,記者來到國網旌德縣供電公司一探究竟。

張清手簽的新年日歷。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攝

張清手簽的新年日歷。人民網記者 汪瑞華攝

今年54歲的張清,是國網旌德縣供電公司旌陽供服中心配電運維班的班長,早在20歲的時候,他就跟著師傅后面學徒,“從爬杆子開始,天天和線、杆打交道。”

記者見到張清時,他剛從搶修供電現場忙完回來,黃色的安全帽,藍色的棉工裝,就是他的日常穿搭。

瘦,是張清給人的第一印象。因為運維保電不分時間點,也不分地點,尤其碰到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的時候,要隨叫隨到,24小時待命。“忙起來的時候,就連洗澡都要帶著手機,生怕沒能及時接到報修電話。”張清打趣道。

言語交談間,聽得出張清其實並不善言辭,但隻要聊到和供電運維有關的話題,便滔滔不絕。

每年到了春節假期,務工人員、大學生返鄉,用電負荷明顯增大,幾乎是“電力全開”的狀態。對於張清來說,過年就是一個“比普通工作日更重要、更忙碌的節日”。

因為相比平時,春節用電需求會持續上升,運維力度隨即加強,隻有保電“不打烊”,才能確保群眾過上“亮堂年”。

張清(中)親手為老人送上新年日歷。國網旌德縣供電公司供圖.jpg

張清(中)親手為老人送上新年日歷。國網旌德縣供電公司供圖

在旌德縣,張清還有一個外號,叫“活地圖”。為啥?因為他所帶的運維班組,要負責城區37797戶居民、335家企業的用電保供,另外還有總長95公裡的10KV線路巡檢。

一旦遇到停電,故障大概在什麼區間?斷電原因排除哪些?預計多久能夠正常送電?這些大家伙最關心的問題,張清都心中有數,“熟能生巧,甚至連杆號都能爛記於心。”張清說,隻有心中有本賬,處理起故障才能得心應手,最快速度恢復供電。

春節期間,居民用電量急劇上升,和張清一樣,在一線的運維人員更要加倍仔細巡查,守護萬家“團圓”。

張清(左)和同事忙著搶修電路。國網旌德縣供電公司供圖.jpg

張清(左)和同事忙著搶修電路。國網旌德縣供電公司供圖

巡線,並不是簡單地走走看看。張清說,光靠趴地圖上看遠遠不夠,一定要下到一線,眼見為實。此外,還需要做紅外測溫,檢查線路是否存在發熱,提前發現和排除故障隱患。

“越是年關越是忙。”張清感慨,“節骨眼上,我們要做好的,就是第一時間解決用戶的用電需求。比如保險絲燒了、開關跳閘了,對於我們來說都是舉手之勞。”

就為了這個“第一時間”,去年開始,國網宣城市供電公司專門印制了新年日歷,與傳統日歷不同的是,翻開就能看到報修電話,每頁上的卡通內容,通俗易懂,畫面喜慶,傳遞出濃濃年味的同時,也帶來供電的關懷與溫暖。

正在運維保電的張清。國網旌德縣供電公司供圖.jpg

正在運維保電的張清。國網旌德縣供電公司供圖

春節是用電高峰期,用電量攀升,求助戶也多。留有張清電話的日歷,是供電服務的“升級版”,不僅能夠聯系到旌德縣供電公司的熱線,還能第一時間找到張清本人。

趕在新年前,上門運維保供的時候,張清就有針對性地把日歷送給留守老人,並再三叮囑,“有事您說話,直接打上面電話,我都在!”這是張清的承諾,也是張清的責任,老百姓一聽就懂、一看就明。

參加工作34年,張清在線路上走了34年,聊起這些年的工作,他用的最多的一個字就是“保”。走長長的路,保穩穩的電,對張清而言,“在路上”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常態。

午飯點剛過,放下碗筷的張清,戴上安全帽,匆匆向記者告別:“春節保供壓力大,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下午去巡線。”

臨出發前,天空飄起了細雨,預報說會迎來降溫雨雪天氣,放不下心的張清,來不及休息,駕著裝滿工具的車子,又駛在巡線的路上。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