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新春走基層丨返程后備箱裡的“家鄉之變”

胡雨鬆 王銳
2025年02月08日08:45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年初九,朝外走。

隨著春節假期結束,不少人再次踏上外出求學、務工之路,旅客的汽車后備箱和行李箱也被家鄉特產塞得滿滿當當。

2月6日下午兩點,朱寶明駕車駛入安徽高速肥東服務區,將后備箱一大包炸魚拿出來,配上八寶粥,簡單對付一口准備接著趕路。

朱寶明今年48歲,老家在安徽省阜陽市,在浙江杭州做廢品回收生意有近30個年頭。十年前,每到春節,朱寶明總要先乘火車再轉中巴才能回到家鄉,白天出門夜裡到家是常有的事。當時,行李箱裡除了要裝上給親友的年貨,還要塞進薄厚不一的冬衣。

朱寶明后備箱裡的炸魚。人民網記者 王銳攝

朱寶明后備箱裡的炸魚。人民網記者 王銳攝

如今,安徽已實現所有縣城15分鐘上高速,朱寶明也選擇帶上孩子自駕返鄉,帶回老家換洗的衣服越來越少,從老家帶到杭州的特產卻越帶越多。

后備箱裡,朱寶明姐姐制作的炸魚、炸馓子等副食品是絕對主角。朱寶明介紹說,炸魚是年少時家裡過年招待貴客才能吃到的美味,現在生活條件好起來,新鮮的魚蝦都成為家常便飯,炸魚也“降級”為外出路上的零食。

陳琛小倆口在收拾后備箱。人民網記者 王銳攝

陳琛小倆口在收拾后備箱。人民網記者 王銳攝

今年是陳琛和愛人第一年自駕回四川廣安市過年。離開廣安時,陳琛特意將丈母娘親手制作的煙熏臘肉裝進后備箱。“我和愛人在蘇州上班,雖然網上啥產品都有,但都比不上媽媽的味道。”陳琛說。

從長三角前往四川,再從廣安回到蘇州,陳琛小倆口一路走走看看,順帶旅游。談起一路經歷,陳琛感慨,得益於全國高速公路的發展建設,來回三千多公裡的車程,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累,“特別是自西向東進入安徽后,行駛在雙向四車道高速上,心情特別好。”

周鵬在收拾后備箱。人民網記者 王銳攝

周鵬在收拾后備箱。人民網記者 王銳攝

同樣在服務區歇腳的,還有剛給新能源車充滿電的周鵬。

青菜、蒜苗、包子、牛奶、豆制品,甚至還有大半桶菜籽油……家鄉特產也將周鵬的后備箱塞得滿滿當當,但最為特別的,還是一件嶄新的羽毛球裝備包。

春節前,周鵬得知,老家六安新開了不少羽毛球館等運動健身場所,而且都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預約場地。春節假期,周鵬和好友連續約了五場球,過了一個“健身春節”。“感覺家鄉變化很大,家門口新建一批健身場所,信息化程度也很高,希望家鄉越來越好。”周鵬說。

春節假期已經結束,旅客沉甸甸的后備箱裡,裝著的不僅是家鄉親人的牽挂和在外游子的鄉愁,更是家鄉變化的見証。

(責編:關飛、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